•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2/ 13 14:53:08
    來源:新華社

    全球連線|二十四節氣由何而來?中國最古老天文遺跡告訴你

    字體: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

    一幕二十四節氣倒計時

    用中國式美學驚艷了世界

    盡顯這一中國古老歷法的獨特魅力

      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倒計時表演。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二十四節氣形成于黃河流域

    是根據太陽在一年中對地球的影響概括總結的氣象歷法

    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

    2016年

    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河南登封觀星臺

    是中國古代天文活動中心

    這里的周公測景(“景”通“影”)臺

    為當年周公測日影、驗四時的地方

    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遺跡

    這里的元代觀星臺

    是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所創

    不僅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

    也是中國古代驗證和測量二十四節氣的天文場所

    二十四節氣從西周開始孕育

    最早先有“兩至”“兩分”

    春秋時確立“四立”

    戰國時基本形成其他節氣

    秦漢時得以定名

    西漢初年制定“太初歷”將其列入歷法

    對中國農耕文明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二十四節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呂宏軍認為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自然觀、生命觀的體現

    “本身就是一種‘中國式浪漫’”


      出品人:趙丹平

      監制:衛鐵民、劉愷

      策劃/文案:王東明、翟濯

      記者:任卓如、楊靜

      編輯:肖逸晨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河南分社

      聯合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謝艷 薛筆犁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521128364496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