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 20 11:40:21
    來源:新華社

    文旅新探丨大足石刻:千年風雨過 藝術天下殊

    字體:

      十月的寶頂山秋高氣爽,穿越豐茂的樹林,沿著山路拾級而上,就來到了聞名遐邇的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世界最大的石雕半身臥佛像,兩翅張展、意氣風發的孔雀明王,5萬余尊造像、10萬余字銘文……西南山嶺的崖壁之上,這些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精美石刻,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游客。

      這是在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拍攝的釋伽涅槃圣跡圖。新華社記者 李前磊 攝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在素稱“石刻之鄉”的大足區境內,石刻造像分布于全區近百處,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刻最具特色。這些造像始建于初唐,興盛于兩宋,余緒綿延至明清,前后歷時1370多年?!按笞闶淌侵袊砥谑咚囆g的代表作,也是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后一座豐碑?!贝笞闶萄芯吭捍笞銓W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強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千只手的千手觀音,真的很震撼?!眮碜园不盏挠慰椭x女士駐足在千手觀音造像前連連稱嘆。一般說來,觀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稱“千手觀音”。而在重慶大足88平方米的石崖上,卻有一尊擁有千只手的千手觀音,掌心含有一眼,手中大多執有法器,千姿百態,金碧輝煌。

      李小強說:“千手觀音造像在中國佛教造像中比較普遍,但像這樣名副其實、立體的石刻千手觀音卻世所罕見,這龕千手觀音造像集雕刻、彩繪、貼金于一體,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p>

      這是在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拍攝的千手觀音造像。新華社記者 李前磊 攝

      在千手觀音造像不遠處,佇立著氣勢磅礴的華嚴三圣像。走到高達7米的造像下,遙遙望見文殊手捧1.68米高的七級寶塔,手臂懸空,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古代的匠師們巧妙運用了建筑力學原理,將袈裟一角搭在前臂,斜向下垂與膝部相接,形成了三角形的穩固結構,使文殊手托寶塔千年不墜。

      “除了佛菩薩等題材的石刻,大足石刻中還有很多描繪當時人們世俗生活和民俗風情的造像,這也是大足石刻的一大特色?!崩钚姼嬖V記者。

      想了解大足石刻的世俗化特征,就不得不提到寶頂山的牧牛圖造像。這龕造像取材于古人山中牧牛的現實,順著山巖的自然彎曲,刻畫出牧牛人揮鞭趕牛、暢然酣睡,牛兒翹尾狂奔、自舔其蹄等生動逼真的形象,其別致的民間情調把游客帶入詩情畫意的民間生活中。

      “除牧牛圖外,養雞女、吹笛女等石刻也表現出大足石刻世俗化的一面?!崩钚娬f,“大足石刻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也是一種歷史記憶的傳承,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古老的石刻看到9至13世紀的中國日常社會生活?!?/p>

      這是在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拍攝的“吹笛女”造像。新華社記者 李前磊 攝

      大足石刻經歷千年風雨,依然堅挺,不僅依靠古人精湛高超的雕刻工藝,也得益于石刻研究保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在重慶大足石刻文物醫院中,就有這樣一幫為文物“看病”的研究人員。

      “千手觀音在修復前,我們通過‘文物體檢’發現它有34種‘病害’,我們花了8年的時間修復,讓它重現光彩?!贝笞闶萄芯吭罕Wo工程中心主任陳卉麗說,專家團隊通過傳統工藝結合三維掃描、微環境氣象監測等現代技術手段完成了文物的搶救性保護。

      近年來,大足石刻研究院持續創新文物保護科技手段,建成了集文物病害診斷檢測、保護修復、文物數字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大足石刻文物醫院?!拔奈镄迯途拖袢巳メt院看病一樣,文物醫院建成投用后,更多‘患病’的文物經過修復煥發出新的活力?!标惢茺愓f。

    ?

      記者:劉梓桐、周文沖、吳楠

      視頻:李前磊、劉梓桐

      策劃、編輯:王黎、李明輝

      海報:李明輝

      新華社國內部、重慶分社聯合制作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27337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