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規則銜接的制度高地——粵港澳大灣區錨定“一點兩地”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12/28 20:04:58
    來源:新華社

    打造規則銜接的制度高地——粵港澳大灣區錨定“一點兩地”推動全面深化改革

    字體:

      風起嶺南,潮涌灣區。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時,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戰略定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相比其他國際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涉及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三種法律制度。發揮粵港澳三地優勢,弘揚“敢闖敢試”精神,加快建設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使命。

      錨定“一點兩地”戰略定位,粵港澳三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續將“制度之異”轉化為“制度之利”。伴隨一項項重大改革舉措加速出臺,一幅國際一流灣區的壯美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銜接、對接,改革推動制度型開放

      已有30多年律師從業經驗的何君堯是香港有名的“大狀”。如今,作為“001號”粵港澳大灣區律師,他已在廣州執業兩年多,每年在內地工作的時間有190多天。

      截至今年9月,有近500名港澳法律人士通過內地司法考試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證書,可以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何君堯說:“港澳律師參與內地司法實踐,與內地律師雙向學習,可以搭建起一座聯系不同法律體系的‘看不見的橋梁’?!?/p>

      這是2024年2月29日拍攝的橫琴口岸“新家園便捷通道”。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在司法規則銜接方面,粵港澳三地探索成果不斷涌現——

      內地與香港法官雙向交流,互派人員到對方法院旁聽庭審、業務討論;大灣區內地九市基層法院常態化接收港澳青年實習;廣州仲裁委員會持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建設,共同培育大灣區仲裁市場,常態化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年度仲裁工作白皮書。

      “我們希望通過三地司法規則的銜接互鑒,助力大灣區打造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睆V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辜恩臻說。

      這是2024年11月24日拍攝的橫琴澳門新街坊小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標準通、市場通。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中,廣東聯合港澳創新開發“灣區標準”。小到杏仁餅、絲苗米,大到樓宇可持續發展指數、食品冷鏈應急配送規范……目前已累計發布215項標準,涵蓋32個領域,三地超過1000家企業使用,近百家“灣區標準”示范店落地。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鄭文濤說:“‘一個標準,灣區通行’,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闖蕩更大的市場,促進互融互通,向產業化、國際化邁進?!?/p>

      這是橫琴澳門新街坊小區設置的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2024年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在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五樓,擺放著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設置著“智方便”自助登記站。在這里,包括稅收、公司登記、醫療健康等香港8個政府部門的70項政務服務可以實現“跨境通辦”。

      粵港“跨境通辦”服務專區上線以來,兩地共推出服務事項150余項??缇撤盏貓D接入灣區內地9市政務服務中心共68個服務實體窗口,在港澳部署8臺內地自助服務終端,可辦理各類民生服務事項180余項。規則銜接已基本覆蓋醫療、教育、就業、政務等方面。

      突破難點、堵點,改革激發創新動能

      在位于廣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26歲的張茂峰正投身于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創業:打造最具性價比的人形機器人。今年9月掛牌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已入駐16個項目,設立1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

      當前,廣東正在加快構建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突破堵點、難點促進科研資源跨區域合作。在重大項目申報上,破除人才、資金、技術等跨境流動的壁壘,項目面向港澳科研機構開放;推動組建超3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超算中心等重點科技基礎設施三地共享;“港澳高?!郯目蒲谐晒槿寝D化”的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模式逐步形成。

      這是2023年6月16日拍攝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批省、市重點實驗室啟用儀式。新華社發

      金融市場加速互聯互通。

      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相對獨立,隨著“深港通”、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超過130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投資者參與深股通交易。深港通累計成交金額93萬億元。

      港澳青年在橫琴政務服務中心體驗“澳證易”自助服務機(2024年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

      搭建重大合作平臺,發揮創新示范引領作用。

      今年3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封關運行,在橫琴口岸,車輛最快2分鐘、行人最快20秒就可通關往來琴澳。

      在前海,一項項改革扎實落地,目前已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882項,其中10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

      在南沙,開發建設全面鋪開,開放能級不斷提升,已制定并形成了350項重大改革事項清單。

      這是2024年9月19日拍攝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及深圳河兩岸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在河套,科研人流物流的便捷出入境為深港科創合作提檔加速,河套深圳園區正在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型開放,促進深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偉說:“廣東將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作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前沿陣地和試驗平臺,聚焦海關監管、市場準入、要素流動等重點領域,持續強化制度創新與規則試驗,加快構建高水平開放體系?!?/p>

      加速構建優質生活圈,共享改革成果

      黎煒軒曾是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2022年他通過了餐廳服務員“一試多證”的考試。憑借這個粵港澳三地認可的職業能力認證,去年黎煒軒順利應聘到澳門一家法國餐廳工作。

      “一試多證”技能人才評價合作是粵港澳三地共同探索的新型人才評價模式??忌淮慰荚嚭细窈?,可同時獲得廣東省技能人才評價證書、香港專業能力評估證書或澳門職業能力證明書以及國際行業權威證書。

      這是2023年8月30日拍攝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近年來,粵港澳三地發揮各自優勢,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技能人才評價規范,不斷拓展“一試多證”合作范圍及培養層次,已經開展“一試多證”考試的工種包括維修電工、設施管理師、插花員、物業管理員等。

      目前,廣東已先后3批次公布45家“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名單,實現大灣區內地9市全覆蓋;指定醫療機構共進口使用港澳藥械92個品種,服務惠及患者近萬人次。

      無論從內地到港澳,還是從港澳到內地,各方優質醫療資源正在大灣區加快聯通,不斷滿足大灣區居民衛生健康需求。

      這是2024年7月30日拍攝的南沙廣東醫谷產業園信興綜合門診部互聯網醫院。新華社發

      今年11月30日,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正式開通,既減少了患者轉運通關時間,也降低轉運中的風險。

      隨著港澳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業支持政策不斷完善,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港澳專業技術人員跨境執業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港澳居民生活事業發展有了新選擇。

      2024年6月12日,人們進出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數據顯示,目前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超過34萬人次,融合發展、共建灣區已成為三地居民的普遍共識。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實施5年來,粵港澳三地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正加速形成。

      文字記者:車曉蕙、李雄鷹

      視頻記者:車曉蕙、李雄鷹、胡拿云

      海報設計:張楨

      統籌:杜宇、杜子璇、方思賢、邱世杰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