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6月20日電(記者熊嘉藝、肖恩楠、徐弘毅)近日,廣東茂名信宜市貴子鎮中和村在臺風夜轉移57名村民成功避險的案例,獲得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通報表揚。
6月20日,中共茂名市委授予在此次事件中發揮了關鍵預警作用、主動參與應急救援的劉名芳“茂名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授予信宜市貴子鎮中和村黨支部“茂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凌晨巡查、敏銳發現、快速轉移……記者采訪多位當事鎮村干部和群眾,總結此次成功避險的關鍵點。
這是6月17日拍攝的廣東茂名信宜市貴子鎮中和村山體滑坡現場。新華社記者 肖恩楠 攝
凌晨巡村上報:敏銳來自日積月累的培訓
6月15日0時42分,村干部劉名芳在凌晨巡查時首先發現了“不同尋常的黃泥水”,果斷上報。在她看來,這歸功于多年應急培訓的積累。
“平時村干部要學習應急處置的知識技能。每次三防應急調度會,我們都會培訓怎么去判斷山體滑坡、泥石流這些現象?!眲⒚颊f,看到水溝涌出黃泥水,她一下就聯想到了泥石流。
除了鎮村干部的日常應急情況處置培訓,此次事件中,大部分村民的積極配合也加快了轉移速度。
在安置點村民走訪中,記者發現,不少中和村村民都掌握基本應急知識?!捌綍r開村民代表大會和入戶走訪時,村干部會向我們科普避險知識?!贝迕癫茏麂h說,正是有了日積月累的宣傳教育,那晚看到“情況不對,我就聽村干部的指揮,趕緊走”。
轉移“不留一人”:責任心發揮了關鍵作用
黑夜里,鎮村干部們挨家挨戶核實村民人數,經過兩小時奮戰,將聯一、聯二、田寮3個自然村25戶57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至中和村黨群服務中心安置點。約一小時后,山體滑坡,35間房屋受損。
曹木生回憶,轉移的最后一位老人是殘障人士,行動不便,最初不愿離開家中?!拔覀兙鸵贿厔裾f他,一邊讓村干部曹華強把他背了出來?!?/p>
“當時有少數群眾不相信會發生山體滑坡。我就跟他們說,一定要相信,如果不是有危險,我們不會這么晚還跑來敲門?!眲⒚颊f,參與轉移的所有鎮村干部都沒有絲毫松懈,決心要將所有村民安全轉移,責任心發揮了關鍵作用。
6月17日,劉名芳在安置點安撫轉移群眾。新華社記者 肖恩楠 攝
及時預報預警:為防御工作爭取提前量
基層排查、轉移工作的高效,依托的是完善的預報預警和應急響應工作機制。
茂名市三防指揮部動態研判、提前部署,及時啟動并調整應急響應等級,于6月13日21時將防汛防風應急響應等級提升Ⅱ級。6月14日12時,廣東省水利廳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提示“茂名信宜市,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
“各部門提前發布預警,并通過短信等方式提醒群眾,為我們的工作爭取了不少提前量?!瘪v村的貴子鎮副鎮長劉春華說。
此外,記者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鎮自為戰、村自為戰”機制等發揮了關鍵作用。相關負責人表示,發現滑坡前兆(黃泥水)后,當地迅速自主啟動轉移程序,按照預案對相應人員進行緊急轉移,無需等待市縣批復。市縣兩級則提供地質預警和物資支持,決策權由鎮村掌控,讓直面災害的鎮村成為搶險救災的最快響應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