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網”,如何助力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5 10:24:3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這張“網”,如何助力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

字體:

  隨著數字浪潮席卷全球,工業互聯網正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產線設備“上網”、工業產品“持證”、生產運營“聯動”……在老工業基地遼寧,這里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全要素、全供應鏈、全價值鏈“網上”互聯。依托豐富的場景資源和數據資源,遼寧正持續匯聚良好生態,織密織牢這張“網”,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煥新。

  網聯:從“小車間”到“大生態”

  走進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子車間,一輛輛吊車搬運著沉甸甸的鑄件,墻壁上電子屏幕滾動顯示著各種數據,實時記錄生產線的進度。在工位前,通過沈鼓智鼎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工人們輕觸屏幕,了解自己當天的任務。

  從以往的人工分配任務,到如今的系統精準分工,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方式正在被工業互聯網重構。沈鼓集團通過數字化改造,自主設計的沈鼓智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對人、機、料等生產數據的線上管控,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幅提升。葉輪等核心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每年節約圖紙190余萬張。

  遼寧工業基礎雄厚,曾憑借鋼鐵、機械、裝備制造等產業書寫過輝煌篇章。如今,這一老工業基地正在數字浪潮下積極轉型,依托工業互聯網將設備、數據、工人連接起來,推進傳統制造業融合成“大生態”。

  走進沈陽海爾冰箱工廠,空中物流線與地面裝配線立體交織,每隔10秒,就有一臺冰箱下線?!爸悄芑a線節約了50%的人力,產出的冰箱質量可靠,深受市場歡迎?!鄙蜿柡栯姳溆邢薰究偨浝砟哏f,“這條生產線還實現了用戶、產品、機器、生產線之間的實時互聯?!?/p>

  在鞍鋼集團,基于5G的水資源精細化管控,每年能節省上億元水費;在大連港集裝箱碼頭,依托覆蓋整個廠區的5G網絡,集卡自動駕駛、港區數據采集、智慧引航得以實現……

  依托低時延、高可靠性的5G網絡,遼寧正通過“萬物互聯”推動工業互聯網縱深發展。通過持續加強5G網絡覆蓋、規?;ㄔO5G工廠、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遼寧加快實現業務、數據和設備“上云”“上平臺”,已累計建成5G基站14.3萬座,實現了所有地級市5G網絡全覆蓋;全省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達50.6%,網絡化協同企業占比達42.3%。

  在工業互聯網的加持下,工業設備正在被賦予感知的能力,工業生產變得更加流暢、高效、智慧。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遼寧傳統制造業正在提質升級,觸網騰飛。

  數轉:讓工業數據“跑起來”

  3米多高的機床旁貼著一張小小的二維碼,工人用手機一掃,設備的參數、運行數據、維護記錄立刻清晰呈現。遼寧數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石介紹,這張碼就是工業互聯網標識,相當于設備的“身份證”,可以大幅提升機床設備綜合利用率。

  如果說依托5G搭建的工業互聯網是修建了一條行業高速公路,那么給設備、零部件、原材料等工業各要素打上唯一“身份證”的工業互聯網標識,就是向高速公路上運行的車輛頒發通行證,讓這些工業要素在工業互聯網上運轉起來。

  作為“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運營企業,數能科技自3年前落戶沈陽市鐵西區后,依托周邊豐富的工業基礎,如今已牽手748家企業,累計解析標識超2006萬次,幫助不少傳統工廠邁出了“智造”第一步。

  打通企業間、行業間、區域間的“數據孤島”,是實現工業互聯的重要一環。遼寧工業基礎雄厚,激活各個環節沉積的數據資源,讓工業數據“轉起來”,正為老工業基地轉型提供豐富“養料”。

  在沈陽安新自動化控制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輕點幾下手機屏幕,10米外的風機就鼓起勁風。依托自主研發的“安新云控”工業互聯網平臺,工人可以遠程控制工廠中的設備,取代過去現場調節操控,效率更高、反應更快。

  通過與沈陽安新合作,沈陽飛馳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將工廠生產設備、生產管理系統等軟硬件接入到“安新云控”平臺,每年不僅節省了20余萬元數據基礎建設費用,還將生產效率提高了50%,讓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大連市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為大連海參、櫻桃等地理標志產品提供唯一“標識”身份認證;遼寧興標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泳裝生產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系統,接入企業790家;遼寧移動“遼企慧”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企業超3000家……

  從設備互聯到數據驅動,數字化轉型不僅改變企業自身生產方式,也讓企業從單打獨斗變為抱團取暖,實現了產業協同。目前,遼寧全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40個,位居全國第3位,區塊鏈“星火·鏈網”超級節點1個,骨干節點3個;建成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建成沈陽、大連兩大智算中心;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04個,服務企業近8萬戶,實現22個產業集群全覆蓋。

  遼寧正發揮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產業化數據資源優勢,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智改:為生產裝上“智慧大腦”

  智能懸掛系統載著面料精準穿梭于各工序,自動裁床根據數字版型高效切割,RFID(無線射頻識別)芯片實時追蹤每一件定制服裝的生產進度……走進位于大連的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車間里沒有傳統服裝工廠的嘈雜擁擠,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設備有序運轉。

  面對傳統生產模式效率低、返工率高的實際情況,大楊集團啟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圍繞定制生產全流程突破關鍵技術,先后打造了三座智能工廠,集團智能化定制生產規模已達200萬件/套,實現從“規模生產”到“定制交付”的跨越。

  近年來,遼寧緊扣“數字遼寧 智造強省”戰略,數字設施拔地而起、智能工廠次第花開、未來產業嶄露頭角,工業互聯網不斷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賦能。目前,遼寧已累計建設469個省級數字化車間、238家先進級智能工廠,8家企業獲評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在華晨寶馬、特變電工等鏈主企業帶動下,多條供應鏈協同增效。

  高端數控機床龍頭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正忙著給設備裝上“國產智慧大腦”——加速研發基于國產CPU的智能數控系統?!皩τ趥鹘y產業而言,不僅要裝上智慧大腦,還要融入數字浪潮?!笨频聰悼毓煞萦邢薰究偨浝黻惢⒌脑?,折射出遼寧制造業轉型的決心。

  遼寧電網現有128條500千伏線路,當遭遇山火、大風等情況時,需要快速確定受影響范圍,針對性開展應急處置?!耙郧懊看我樵兊臄祿看?,耗時費力?!眹W遼寧供電公司人工智能種子團隊成員李云馳說,“我們基于光明電力大模型開發了輸電線路資料查詢系統,資料調用效率提升了85%,大幅提高了日常運維效率和應急處置水平?!?/p>

  “智慧供電服務指揮中心”應用場景全面監測用電情況,電力調度智能體具備智能對話、圖像分析等6項功能,提升調度智能化水平……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應用光明電力大模型以來,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已開發26項創新應用成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融入電網業務各環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發布智能化工大模型,推動化工新技術“從實驗室一步到工廠”;遼寧聯通基于AI的鋼鐵生產全流程質量協同優化與智慧管控解決方案入選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

  當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交匯,遼寧全面實施“人工智能+”戰略,加速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據了解,遼寧充分發揮2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作用,累計孵化垂直行業解決方案338個、人工智能大模型10個,推動工業大模型開發落地。

  一張“網”正持續賦能千行百業,也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匯聚良好生態。

  2025年9月5日至8日,在連續成功舉辦六屆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國際性盛會基礎上,遼寧將迎來以“數啟新章 智造新質”為主題的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眾多行業專家和企業家將再度齊聚這里,探討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前沿,推動行業產業融合發展。

  借助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東風,遼寧也將持續布局新賽道,推動老工業基地“數字蝶變”,在轉型路上奮力拓荒。(記者鄒明仲 洪可潤 李宇佳)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