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地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地方實現經濟轉型與鄉村振興,凸顯產業升級、科技賦能、電商助力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福建安溪,這個因“鐵觀音”而聞名的閩南山區縣,曾一度是福建最大的貧困縣。近年來,當地多措并舉,把茶產業鍛造成縣域經濟支柱,實現了富民興縣的山鄉巨變。如今,安溪茶產業產值、茶葉產量、涉茶人口比例等多項指標多年“領跑”全國上千個產茶縣。

安溪“中國茶都”交易大廳內,毛茶交易從早春持續至11月,高峰期每日交易量達8至10萬斤。乘著電商東風,安溪賣茶“24小時不打烊”。每天晚上,安溪縣參內鎮茶科網產業園燈火通明,茶葉電商的直播倉庫內,主播熱情地推薦“爆款”,后臺訂單紛至沓來。

2024年,安溪縣茶產業產值416億元,在全國產茶縣中排名第一。傳承千年茶韻,做大做強產業,提升科技內核,安溪將做好“三茶統籌”文章,持續當好中國產茶縣的“領頭羊”。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原本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這里瞄準寵物經濟新賽道,開辟出一條獨特的貓砂產業發展道路。
寧城縣的貓砂產業發展得益于豐富的膨潤土資源。膨潤土因其吸水性強和易結團的特性,成為制作貓砂的理想原料。

2024年,寧城縣貓砂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近年來,寧城縣正加快貓砂產業全鏈條發展轉型升級,不斷引進新工藝、研發新產品,越來越有“科技范”和“綠色風”的寧城貓砂產品走俏各地。

如今,“中國寧城貓砂”這張特殊的名片,已經走向全國、邁向世界。這里每年生產貓砂超過200萬噸,支撐了全國三分之二的產量。放眼世界,寧城縣承包了全球五分之一的貓砂產量,受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喵星人”的喜愛。

地處西漢水上游的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是全國知名的優質水果生產基地和蘋果生產重點縣。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西漢水及其支流沿岸已形成了一條綿延60公里的蘋果產業帶。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達61萬畝,惠及14個鄉鎮的20多萬群眾。

近年來,當地通過建設標準化果園、培育龍頭加工企業、發展直播電商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蘋果產業提質升級,預計2025年全縣蘋果總產量將達到60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總產值有望超過50億元。一顆蘋果“鏈”出的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陳旺 龐夢霞 恩浩 程迪 彭源 陳斌 郎兵兵
片頭制作:夏勇
素材支持:安溪縣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