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1月6日電 題:綠色為底、算電協同——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周盛盛、李占軼
10月31日,青海圖靈小鎮正式落地西寧。作為青海省引進的重點綠色算力項目,青海圖靈小鎮的落地正是青海聚力發展綠色算力產業的縮影。
青海圖靈小鎮是新華三集團打造的新型算力與智能產業孵化平臺?!芭c傳統智算中心相比,青海圖靈小鎮構建的是一個集政府搭臺、企業搭鏈、創新搭伴、應用搭車于一體的AI創新共同體?!毙氯A三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青海圖靈小鎮將依托青海算電協同政策,建設超大規模綠色算力集群。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境內水、光、風資源豐富,全省水電資源居全國第五、太陽能年總輻射量居全國第二、全省可用于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化土地約10萬平方公里,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儲備,青海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前景廣闊。

這是2024年4月23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熱)產業園拍攝的光熱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龍 攝
政策持續發力讓資源優勢加速轉化。近年來,青海出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等政策,構建起以黃河上游水電基地為根基,海西州、海南州兩大千萬千瓦級基地為骨架,三批國家大基地項目為脈絡的清潔能源發展格局。目前,青豫直流已累計輸送電量超850億千瓦時,青桂、青粵直流工程正加速推進。
算力產業依賴于強大的能源支撐,這正是青海發展算力的重要優勢。青海省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肖天理介紹,截至9月底,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達7252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93.8%。青海清潔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均突破90%。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之稱,其發展的前提是保護生態?!八懔Ξa業是兼具高載能、近零排放、零污染的生態友好型產業。青海發展算力產業,既能有效解決綠電消納難題,也能助力我國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等產業發展?!毙ぬ炖碚f。
走進位于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的中國聯通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數據機房,一排排算力服務器整齊排列,基地運維交付部網絡工程師馬晨彬正在開展日常設備巡檢。

11月4日,中國聯通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運維交付部網絡工程師馬晨彬正在開展日常設備巡檢。新華社記者李占軼 攝
“這間機房內有約160臺算力服務器,我們每隔兩個小時對服務器的濕度、溫度等數據進行檢測,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瘪R晨彬說。
“中國聯通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累計投資達26億元,目前算力規模達9000P,這一數據預計在年底會達到13000P。目前具備較為完善的算力基礎設施,已為包括互聯網頭部企業、科研院所在內的11家客戶提供算力服務?!被赜嘘P負責人李洪麒介紹。
李洪麒表示,青??諝饫錄龈蓛?,具有發展綠色算力的天然優勢?!拔覀兊臄祿C房一年中有314天可以不用開空調,電能利用效率(PUE)已降至1.2以下,能耗較國內平均水平低40%,算力產業綠色化程度越來越高?!崩詈轺枵f。
由中國聯通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智能微電網示范項目,已于今年4月18日并網發電。該項目創新采用“風光儲充+算力中心”協同模式,將光伏、風電、儲能等清潔能源系統與算力基礎設施直接耦合,通過綠電直供算力中心的方式,年均可提供約1000萬千瓦時綠色電力,綠電消納比例達100%,實現算力中心全周期零碳排放。
記者從南川工業園區了解到,目前,綠色算力投資占園區固定資產投資新增量的40%,園區算力項目綠電占比超80%。
在青海省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監控大廳,一塊塊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省559座清潔能源電站的發電數據、912家用能企業的碳排放監測曲線。
記者了解到,中心自2024年6月正式建成運營以來,涵蓋監控、電碳分析模型等應用,近期又新增“電網一張圖”和數字孿生技術對電網設備的監測等系統功能。截至目前,中心已整合省內5家算力中心數據,構建起覆蓋全省的算電協同調度機制,推動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
變綠電為綠算、變電纜為光纜、變瓦特為比特,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優勢不斷彰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青海已建成標準機架約19萬架,算力規模一年增長近40倍。
“我們將充分發揮青??沙掷m、優質綠電優勢,在生態優先的前提下,建設通算、智算、超算協同發展的多元綠色算力供給體系?!毙ぬ炖碚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