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以重器“致廣大” 用創新“盡精微”——河南裝備制造業發展一線觀察-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06 18:26:09
    來源:新華網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以重器“致廣大” 用創新“盡精微”——河南裝備制造業發展一線觀察

    字體:

      新華社鄭州11月6日電 題:以重器“致廣大” 用創新“盡精微”——河南裝備制造業發展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魏弘毅、姜亮、劉振坤

      超大直徑的盾構機、精密的軸承、數智化的農機……中原大地,有“致廣大”的重器,更有“盡精微”的創新。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記者行走中部大省河南看到,多地錨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風電主軸承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部件。當前,洛軸集團生產的風電主軸承故障率不到千分之一,遠超國際同行水平。

      “過硬的質量,很大程度依靠創新帶來的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提升?!甭遢S集團董事長王新瑩帶領記者走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工廠,在這里,設計、選材、生產、交貨全流程被“數”賦能,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以熱處理環節為例。熱處理作為軸承鋼制造的核心工序,直接決定材料在服役條件下的組織性能與疲勞壽命,是保障軸承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關鍵技術環節。洛軸通過構建相關仿真模型,實現對傳統經驗性工藝的系統校正與迭代優化,顯著縮短工藝驗證周期,提升了工藝穩定性與產品一致性。

      洛軸不斷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笆奈濉逼陂g,企業已有13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水平。面向“十五五”,洛軸力爭到2030年實現營收150億元,不斷壯大高端軸承產業集群。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是裝備制造業“加速沖刺”的重要條件。

      今年,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某農場,一款智能化、可進行參數自動調整的聯合收獲機,帶給了種糧大戶更便捷的秋收體驗。

      這臺農機由位于洛陽的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完成研發設計、中試制造、測試驗證和創新迭代,再交付黑龍江北大荒墾征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生產。后者吸納創新中心的產品、工藝等,規劃建設相應產線,并大規模生產投入市場。

      “未來幾年,我們將依托中試驗證平臺、產學研融合等途徑,帶動高端智能農機裝備、農機大數據等在農機領域的推廣應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眹肄r機裝備創新中心總經理助理李保忠說。

      當“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科技成果的價值將在生產端充分釋放。前不久,河南印發《河南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5%以上,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路徑更加明晰。

      長遠來看,支持裝備制造業提質向新,需要各方合力。記者看到,得益于政府與市場同向而行,越來越多的創新資源正在向企業集聚——

      在新鄉,“企業創新積分制”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和政府資源對創新積分排名靠前的企業進行精準支持;在洛陽,政府主導推進賦能企業發展“百場對接”系列活動;聚焦農機生產,中國一拖與相關企業成立聯合攻關組,實現關鍵技術國產化突破……多措并舉,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正在持續強化。

      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的盾構機“功成一號”已在鄭州完成驗收,并將于未來應用至北京地鐵1號線支線施工?!懊嫦颉逦濉?,只有我們在創新之路上‘盡精微’,才能讓更多大國重器走出車間,走向全世界,在‘致廣大’中為中國制造代言?!敝需F裝備集團盾構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寧說。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