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年輕一代文化自信增強,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度持續提升,中華文化出海迎來機遇期。中國以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影視劇為代表的文化“新三樣”,正以海外用戶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全球生動展示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傳統與創新、智慧與追求。
文化出海熱潮涌動
從高中時期就開始網文創作的“90后”作家王譽蓉告訴記者,她創作的宋韻題材小說《上元歡》被海外出版社看中,目前已翻譯成英文版本,在新加坡及北美等地發行,后續還將推出多語種版本的微短劇。

不僅是網絡文學,我國的網絡游戲、網絡影視、動漫等數字文化產品加速出海,在全球市場展現出蓬勃生機與強勁競爭力。
據商務部統計,2024年我國文化貿易總額達1.4萬億元,其中網絡游戲、網絡視聽等數字元素富集的貿易領域表現亮眼,規模超3700億元,增速顯著高于傳統貿易。
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的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收入達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1%,領跑全球游戲市場的增量賽道。2024年,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50億元,培育海外網絡作家46萬名,海外用戶規模超3.5億,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多個文化產品爆火出圈,印證了中國文化“新三樣”的獨特魅力。
《慶余年(第二季)》成為2024年迪士尼旗下流媒體平臺有史以來播出熱度最高的中國大陸劇,在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引發熱議;《黑神話:悟空》《原神》等游戲登頂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下載榜單;閱文集團海外門戶網站“起點國際”已上線10000部中國網文的翻譯作品,覆蓋多種語言,時常引發海外讀者追更和催更。
從20多年前大陸熱播電視劇火遍東南亞,到如今《慶余年》《黑神話:悟空》等作品成功推動中國創作模式與技術標準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運營IP,中國文化產品實現了從“作品出?!钡健吧鷳B出?!钡目缭?。
依托互聯網的“新三樣”打破時空壁壘,既展現了中國文化產品的全球潛力,也體現了中國在跨文化對話中的積極作用,成為中外文明互鑒的重要載體。
技術賦能助力“全球共創”
今年4月,騰訊天美J3工作室研發的《三角洲行動》手游版在全球市場上線,隨即登頂169個國家和地區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游戲榜。
“海外測試時,哪怕是很小的問題,我們都會立即排查,反復調試?!痹撚螒蛑谱魅斯墙榻B,開發中大量采用真人動作捕捉,數十臺相機同時工作,能夠在幾秒內采集上百張照片,并生成2000萬面數的3D模型,以更好的沉浸感吸引海外玩家。
新技術正成為推動包括游戲在內的“新三樣”穩步出海的重要驅動力。
AI技術輔助下,網劇和網文的翻譯水平及效率大幅度提升?!捌瘘c國際”累計AI翻譯作品總數已超7200部,占整體中文翻譯作品總量約7成。今年上半年“起點國際”暢銷榜Top200作品中,AI翻譯作品約占4成。
中國網劇出海也正在經歷從“輸出作品”到“輸出制作能力”的改變。愛奇藝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在東南亞、北美等地設立本地公司、辦事處,已向全球超190個國家和地區輸出華語影視作品。
技術進步引領內容進步并改變了內容生產方式,實現“本地化”表達。這不僅是語言轉換,更是文化適配與情感共鳴的深度實踐。
某微短劇平臺出海初期,直接翻譯國內內容市場反響平平,后轉為本土化制作并融入當地文化,全球日活數大幅增長;B站與日本富士電視臺合作設立國創頻道,推動《時光代理人》等IP進行日劇改編。B站副董事長李旎表示:“動畫是基于幻想的藝術,而熱愛幻想是全人類共有的天性。這要求劇集從創作之初就必須具備全球視野?!?/p>
“全球共創”正在成為新趨勢。閱文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正從三方面推動文化出海:一是打造精品內容,以全球化提升IP價值,例如《慶余年》第一季熱播后,迪士尼預購第二季海外獨家發行權;二是構建多元IP生態,通過出版、動漫、影視等形式擴大影響力;三是推行“內容輸出+本地化”模式,已培養海外作家50萬人,孵化原創作品77萬部。
英國“90后”小伙卡文自2018年起迷上中國網文,尤其喜愛《斗羅大陸》。后來他簽約網文平臺,與偶像唐家三少成為“同門”。憑借大量閱讀積累,融合東西方元素進行創作,過去幾年來他的作品在“起點國際”上的閱讀量已超9000萬。
贏得共鳴才能走向“深?!?/strong>
文化出海,“走出去”是第一步,“走進去”才是關鍵。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但外人難以僅憑符號或形象理解其精髓。因此,必須通過多元、深度的跨文化表達,引發不同文化背景受眾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
盡管“新三樣”出海成效顯著,但也面臨內容同質化、類型單一等挑戰。古裝傳奇、青春甜寵、仙俠玄幻類作品雖在海外受歡迎,卻易形成刻板印象。
中山大學助理教授吉云飛認為,當前“新三樣”已經打通了“爽感”通道,正逐步融入國外文化環境,但要真正和全球用戶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堅實的文化認同,還需要有更加豐富的類型和更具深度的內容。
浙江省電子競技協會常務理事鄭超在回顧2024年科隆國際游戲展時表示,“中國制作”已經從單純的技術跟隨轉為“技術+文化”,有機融入中華文化元素,吸引海外用戶。他談到《黑神話:悟空》展區尤為熱鬧,不少外國玩家模仿游戲中的形象,排隊拍照打卡。
備受大眾喜愛的網文,近來也獲得了海外權威機構的認可。大英圖書館繼2022年首次收錄16部中國網文作品后,去年又收錄了《全職高手》《慶余年》等10部中國網文作品。
如今,相關領域從業者表示,網絡文學、網絡游戲和網絡影視劇充分借助了互聯網開放、共享的傳播特性,憑借跌宕起伏的劇情、超凡的想象力和貼近生活的表達方式,成功向海外輸出了親情、夢想、成長等能引發共鳴的主題。
在杭州師范大學教授夏烈看來,文化出?!靶氯龢印睒酥局袊畮啄陙淼木W絡文藝創作已具備世界性的特征,世界大眾文化來到了“中國時間”。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瑋提出,文化出海是一場“持久戰”,需以共鳴跨越差異、以匠心獲得尊重。應支持兼具文化自信與全球視野的中國年輕一代,積極投入創作與傳播,推動文化出海走向更廣闊的“深海區”。
策劃:張曉松
主編:林暉、孫聞
記者: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