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視評|這樣“帶貨”,可能會“帶禍”-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8/09 17:50:1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視評|這樣“帶貨”,可能會“帶禍”

    字體:

      直播間里,名牌服裝賣出“骨折價”,很難讓人不動心。近日,浙江德清警方打掉一個低價售賣假冒名牌服裝的網絡直播售假團伙,案值超500萬元。

      打開帶貨直播,夸張渲染的廣告詞屢見不鮮。比如,“一個月就能變美麗”“行業內唯一的專利”“跟大牌的成分完全一樣”……

      而現實卻是,某些博主口中有著“神奇功效”的產品頻頻暴雷,虛假宣傳、假冒偽劣商品頻頻出現。建立在網絡誠信基礎上的推薦分享,演變成了無底線的“恰爛飯”,消費者成了“冤大頭”,為帶貨廣告里的表演“買單”。

      一些虛假帶貨廣告泛濫的背后,是一個由商家、博主組成的產業鏈條:商家利用虛假廣告迅速捕捉消費者眼球,不惜夸大其詞,玩弄“文字陷阱”,實現流量變現。博主“一股腦”只管賣出,售前不“試用”,售后不負責,對著鏡頭“博出位”“使勁夸”。

      如此帶貨,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直播經濟生態。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發布虛假宣傳廣告需承擔行政責任,情節嚴重者需承擔刑事責任。

      無視法律法規、無視消費者權益,不是帶貨,而是帶“禍”。

      近年來已經有不少帶貨主播為此口碑盡毀,甚至吃了官司。這樣的教訓值得汲取。(文案:熊嘉藝、楊淑馨、李潔瓊)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