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視評|惡性“內卷”產生不了世界一流企業-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8/15 18:32:2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視評|惡性“內卷”產生不了世界一流企業

    字體:

      近日,新華網財經觀察發表題為《“內卷”的新能源汽車,路在何方》文章,直指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的低價惡性競爭亂象。

      文章發現,僅今年前5個月,全國就有136款新能源車型降價,降價規模超過2023年全年的九成。甚至在競相壓價的市場環境中,一些車企或者使用低端的材料、粗糙的工藝以壓縮成本,或者不再尋求技術革新、突破……

      如此“內卷式”低價惡性競爭,不利于行業長久發展,更不能產生世界一流企業。

      價格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最直接的手段之一。正常的價格競爭,有助于倒逼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發展。但無底線的價格戰沒有贏家。在行業整體利潤率不斷被壓低的同時,不少整車企業疲于應對,叫苦不迭。

      上半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約為65%;7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單月零售滲透率超過50%??梢哉f,新能源汽車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全新“賽道”。這份快速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未來產業發展更需冷靜思考。

      跳出低價惡性競爭的怪圈,需要找到破門的金鑰匙。

      與其用低價在有限的市場空間進行廝殺,不如共同在市場增量上多做文章。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超過50%,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全球市場滲透率才到50%。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空間遠未見頂。

      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需要更強的技術優勢。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是不二法門。要讓技術創新能夠形成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

      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還需要更國際化的視野。當前,中國汽車品牌加速“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海外設立經銷渠道并建廠,開拓新興市場。

      顯然,破除“內卷式”惡性競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規范秩序,讓市場競爭盡快回歸公平有序的賽道,產業發展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文案:黃浩 閆雨昕)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