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視評|期待奇跡,也要校準預期-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6/10 08:58: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視評|期待奇跡,也要校準預期

    字體:

      近年來,伴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問世突破,也出現了一些急于求成、好高騖遠的認知偏差——

      把調子起高了。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個別創新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因此恨不得“一口吃成個胖子”,定調失準,造成了后續決策失誤,遭遇挫折。

      把胃口吊高了。一些人看到了創新成果,享受到了一定的產品和服務,但也因此有了不太切合實際的更高心理預期,一旦得不到滿足,不免失望,因此抱怨創新者“不求上進”。

      創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期待奇跡,也要校準預期。再高的期待、再好的想法,都要一步步靠近。實事求是、穩扎穩打。

      前不久,在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上,“行者二號”機器人獲得了不錯的成績。10年前,“行者一號”機器人以每小時0.8度電的能耗,連續行走了54個小時134.03公里。十年磨一劍,技術團隊嘗試了多種技術方案,經過多次版本迭代,終于研發出更高效穩定的“行者二號”。

      同樣,這幾年我國的一些顛覆性技術突破,包括國產大飛機劃破長空,“奮斗者”號下潛挺進萬米深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撬動全球市場格局,數控機床實現微米級別的精度跨越……每一項創新成就的背后,無不是無數科研工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創新目標的實現需要合理預期引導,創新生態的成熟需要時間沉淀。北京中關村從電子賣場蛻變為科創高地,靠的是知識產權保護、人才激勵等制度“慢變量”的持續優化;中望CAD用二十年實現工業軟件國產化替代,展現的正是“積跬步以至千里”的漸進智慧。

      創新慢不得,也急不得。當前,中國科技創新正經歷從跟跑、并跑向領跑的深刻轉變?!白鲆环直闶且环?,做一寸便是一寸?!蔽覀兗纫信炫燃で楹椭粻幊Φ木o迫感,更要在尊重規律中保持定力,在腳踏實地中突破邊界,書寫更多“靜水深流”的創新篇章。(文案:馬若虎、黃浩)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