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察隅縣堅決落實 “四件大事”“四個創建” 部署要求,持續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
生態環境是察隅縣的最大資源和最大優勢,察隅縣緊扣打造綠色轉型引領區,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業”“生態+旅游”“生態+品牌”綠色發展新路徑,將“生態優勢”轉向“生態經濟”,串聯起一條惠民致富的綠色產業帶。近年來察隅縣先后獲評中國最美縣域、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中國天然氧吧、時尚旅游金色夢想目的地、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等榮譽。
察隅縣積極探索“生態+產業”林下經濟新模式,選準綠色發展契合點,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按照產業發展規律,在確保生態系統功能不被破壞的基礎上,將生態資源作為特殊資產,將林下經濟作為生態產業化的重要抓手,堅持因地制宜,因林施策,主動“向林要地、問林增收”,盤活閑置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種植等立體復合經濟,先后投入資金在上、下察隅鎮等地建成木耳、靈芝、天麻等林下菌類仿野生種植基地,在16個行政村推廣種植茯苓和白肉靈芝,不斷拓寬林下荒山為“金山銀山”的循環相生、綠色發展新途徑,探索走出了林下經濟“察隅路徑”。
察隅縣積極探索“生態+旅游”鄉村經濟新模式,找準綠色發展增長點,聚焦建設生態文化旅游康養目的地目標任務,以生態引領旅游產業發展,利用生態優勢做足旅游產品,依托自然景觀、民俗文化、傳統建筑等,圍繞“G219國之大道”制定生態旅游產業空間布局規劃,打造整合下察隅邊境游、紅色游、特色民俗游,上察隅康養度假游、觀光休閑游,察瓦龍峽谷雪山游、丙察察自駕游等多種旅游產品和精品旅游線路,構建察隅生態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同時,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和各類生態補償政策。
察隅縣積極探索“生態+品牌”特色經濟新模式,瞄準綠色發展著力點,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護生態、發揮優勢”的原則,持續推動獼猴桃、茶葉、石榴、生豬等優勢產業綠色發展,支持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品牌創建,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打造“綠色有機”特色農業品牌,4家茶企、5家獼猴桃企業簽訂綠色(有機)農業化標準生產承諾書,實現農藥、化肥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使用,促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察隅縣上、下察隅鎮位于邊境,屬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海拔1400米,全年降水充沛,濕潤溫暖。這里一年四季果香四溢,物產豐饒,從獼猴桃、車厘子、黃桃、枇杷、柑橘再到高原有機茶、茯苓、水稻、油桐、雞爪谷,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賦予了這里西藏小江南的美譽。
在邊境小康村建設過程中,察隅縣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將各類試種成功的農產品引進,并推進優質獼猴桃、柑橘、黃桃、茯苓、茶葉等種植基地建設,重點實施特色種養殖產業與發展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等旅游業融合發展,不僅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土地流轉的收益,同時讓群眾通過技術培訓成為種植能手,現在各族群眾不離鄉不離土就能實現增收致富,努力實現了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