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戰。然而對許多患者而言,即便接受常規治療,血糖仍然難以理想控制,如何在為這類患者尋找兼顧療效與便利性的長期管理方案,是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日,跨國藥企禮來公布的ACHIEVE-3研究,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該研究納入在二甲雙胍治療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年人,頭對頭比較orforglipron和口服司美格魯肽,隨訪52周。研究表明,在主要終點上,orforglipron最高劑量組糖化血紅蛋白(A1C)降幅為2.2%,而口服司美格魯肽最高劑量組A1C降幅為1.4%;在關鍵次要終點上,接受最高劑量orforglipron的參與者平均減重8.9kg(9.2%),而口服司美格魯肽最高劑量為5.0kg(5.3%),相對改善幅度達73.6%。此外,orforglipron在多項關鍵心血管風險因素(包括非HDL膽固醇、收縮壓和甘油三酯)方面也顯示出具有臨床意義的改善。在整體安全性和耐受性上,orforglipron與以往試驗結果一致。
糖尿病需要長期管理,任何能在療效相當的基礎上簡化治療方式、減輕負擔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義。ACHIEVE-3研究為臨床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持,有助于未來進一步優化2型糖尿病的管理模式。
同期,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上,禮來公布了在超重或肥胖但并未患糖尿病的人群中進行的ATTAIN-1研究詳細數據,研究顯示,在這類人群中,orforglipron 最高劑量組在72周時平均減重12.4kg(12.4%),近六成受試者體重下降超過10%,不僅如此,還改善了多項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收縮壓以及甘油三酯,這意味著它不僅能幫助患者“瘦下來”,還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這為公共衛生層面的健康管理帶來更多可能。
根據禮來中國藥物開發及醫學事務中心心血管代謝健康治療領域負責人徐林華博士的觀點,面對龐大的代謝異常人群和復雜的共病結構,一個便捷的藥物選擇可以助力更多患者進行早期管理,并實現長期有效的干預,從“治病”到“防病”的管理理念轉變。她認為,研發不僅關注確診患者,更要覆蓋前驅狀態和高風險人群,實現從這一理念不僅有助于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長遠的角度看也將顯著降低社會整體的疾病負擔和醫保支出。
從糖尿病治療到體重管理,創新藥物的臨床進展正在為慢病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據了解,禮來正在全球推動orforglipron用于肥胖治療的上市申請。orforglipron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的上市申請預計將在2026年進行。未來,隨著相關進程的推進,藥物創新有望轉化為人民群眾可享的健康成果,推動全民健康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