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人民法院:“楓”承古滇文化 “橋”解萬千紛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3 16:05:22
來源:新華網

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人民法院:“楓”承古滇文化 “橋”解萬千紛爭

字體:

  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人民法院“‘楓’承古滇文化 ‘橋’解萬千紛爭”的經驗做法編入《法治獲得感實踐匯編(2025)》。

  近年來,昆明市晉寧區人民法院晉城法庭通過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積極探索多元解紛路徑,讓“楓橋經驗”之花在古滇之濱絢麗綻放。

  紅“楓”領航,筑“橋”夯基

  晉城法庭始終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嚴格落實“支部建在庭上,黨旗亮在崗上”的要求,2021年成立晉城法庭支部委員會,以“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的工作思路,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認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4名干警被評為院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法庭支部加入轄區“黨建聯盟”,與村支部結對共建,形成“黨建工作聯做、黨建資源聯享、精神文明聯創、服務難題聯解、公益事業聯辦、生活環境聯建”的良好局面。黨員干警帶頭嚴格落實“三個規定”月報告制度,認真貫徹執行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等鐵規禁令,近三年來法庭干警無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發生。

  循“楓”溯源,架“橋”解紛

  晉城法庭立足“離群眾最近、服務群眾最直接”的優勢,堅持源頭防控,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弭于萌芽。定期向晉城街道、轄區政法單位和相關村(居)委會發出《晉城法庭民事案件調審情況分析通報》,為晉城街道、政法單位了解本區域訴訟動態、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及時向街道綜治中心推送有矛盾激化風險的各類糾紛,協同綜治中心共同研判、管控、化解。深入推進“無訟村”創建工作,積極開展“七個一”活動,推動滇池保護與治理,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

  凝“楓”聚力,聯“橋”共治

  晉城法庭堅持多元共治,構建多方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2024年8月,晉城街道率先建成“矛盾糾紛調審一體化中心”,創新“就地調、就地立、就地審”解紛模式。截至2025年7月,調解成功率達90.48%,一批長期積累的矛盾糾紛得到妥善化解。積極參與黨委政府“2+3(1)+N”周研判、月會商、季分析會議,不斷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結合法庭“三進”工作,共同構建“五室”同調治理機制。以“法庭+N”為抓手,為群眾提供靈活多樣的解紛服務。

   守“楓”初心,鋪“橋”便民

  晉城法庭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將最優質的訴訟服務資源下沉,5年來投入200余萬元用于法庭改造升級,設置“訴訟服務中心晉城分中心”“執行事務中心晉城分中心”,建設高清數字法庭,建成“云上法庭”調解系統,引入訴訟服務遠程柜臺,推出“要素式訴狀智能生成”服務,使用率達100%。與晉寧區法律援助中心協作共建。成立旅游巡回法庭,運用巡回法庭、夜間法庭、線上法庭等方式,優化司法服務供給。

  化“楓”成俗,暢“橋”和合

  晉城法庭深入挖掘古滇“和合”文化,積極探索多元解紛路徑,把“和”文化理念貫穿糾紛解決始終。以“和合”文化為中心精心打造惠“楓”和暢等法庭“六景”及“和合”文化墻;聚焦孝經故事、廉潔文化,打造清風亭、和諧亭、思源井等獨具特色的法庭文化,用文化“軟實力”助力夯實定分止爭“硬支撐”。掛牌成立“鮑衛忠群眾工作法調解室”,不斷彰顯鮑衛忠同志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

  近3年來,晉城法庭累計辦案1891件,上訴率由7.41%下降至3.02%,平均結案時間由45.42天減少至11.46天,調撤率由55.08%上升至78.46%,簡易程序適用率由72.62%上升至99.70%,結案率均為100%,均無超12個月未結案件。2025年開展先行調解工作以來,1月至7月辦結民事糾紛387件,新時代“楓橋經驗”得到有力踐行。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