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委政法委:建設高教園區綜治中心 破解校地治理難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3 16:04:03
來源:新華網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委政法委:建設高教園區綜治中心 破解校地治理難題

字體:

  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委政法委員會“建設高教園區綜治中心 破解校地治理難題”的經驗做法編入《法治獲得感實踐匯編(2025)》。

  近年來,越城區為加強重點區域、園區綜治中心建設,破解高校與地方“系統獨立、資源分散、聯動不足”的治理難題,積極探索浙江省紹興市高教園區綜治中心建設,打造校地協同治理平臺,構建高校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防聯控新格局。

  首創爭先,打造協同共治樞紐平臺

  匯聚市、區兩級、屬地街道和高校力量,構建“中心統籌、站點聯動、校地協同”的組織體系,打造全國首例在高校外部建設高教園區綜治中心。一是推進實體化建設。在越城區東浦街道打造紹興市高教園區綜治中心,線下主要服務于東浦街道轄區內3所高校校區,線上輻射全區8所高校、12個校區,聯動全市13所高校、19個校區。按“五有五規范”設置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等3個基礎區域和政治安全區、綜合服務區、青年之家等3大特色功能區。二是開展規范化運作。本著“區建,市、區共用”的原則,中心整體業務由市委政法委統籌指導,公安、教育等部門協同,日常由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委政法委負責運行,入駐市區兩級19個相關職能部門、6個屬地街道和8所高校力量,聯動屬地、高校開展聯合整治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確保綜治中心能實體、高效運行。三是構建層級化體系。充分發揮紹興市高教園區綜治中心樞紐作用,流轉交辦相關矛盾風險事項。高校校警驛站(綜治工作站)負責校內問題,鎮街綜治中心負責處理校外周邊問題;屬地鎮街無法處理的,由區綜治中心流轉到相關區級部門處理。對于重大復雜問題,由市、區兩級會商協調相關部門處理。

   強化機制,推動校地治理長效常治

  深化校地融合,推動高校與部門、屬地緊密聯動、問題共解,打造開放共享的社會化治理新格局。一是構建會商研判機制。建立校地平安會商機制,定期由市、區兩級副書記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單位協調研究綜治中心運行及涉高校復雜疑難問題。二是構建聯動處置機制。建立協作支撐機制,統籌發動高校校警驛站、學生組織等校內資源,整合鎮街條線、入駐區級部門等人員力量,吸納社會組織、企業等社會資源,積極參與綜治中心聯防聯控工作。三是強化應急響應機制。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各時間節點以及聯動成員單位,確保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置,將風險降至最低。

  創新手段,推動整體效能提質增效

  致力于打造“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社會化治理平臺,強化精準服務,提高治理水平。一是發動志愿力量。從高校招募志愿者,開展治安巡邏、矛盾調解、應急處置、安全宣講、心理幫扶等志愿服務工作。成立“青年之家”,為高校平安志愿隊伍、高校創業就業、聯動鄉村共富搭建載體。二是提升治理質效。聚焦涉校矛盾糾紛痛點問題,打造“青樾小隊”高校矛盾糾紛調解品牌,開展心理健康促進等主題活動,補齊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短板。三是密織安全防線。依托科技化手段,筑牢“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的巡防雙防線。

  自高教園區綜治中心成立以來,在服務產城人文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高教園區內的矛盾糾紛明顯減少,治安狀況持續好轉,高校師生和職工的安全感、滿意度大幅提升。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