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通情達理’解民憂 ‘良法善治’繪‘楓’景——達拉特旗矛盾化解的基層實踐”的經驗做法編入《法治獲得感實踐匯編(2025)》。

近年來,達拉特旗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創新打造“通情達理·良法善治”治理模式,以四級矛盾化解體系為支撐,年均化解矛盾糾紛8000余件,成功率超80%,走出了一條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本地化實踐之路。
“一窗受理”破壁壘,從“多頭跑”到“一次辦”的服務革命
綜治中心以“融合聚合、厘清職能、優化布局、實戰實用”為導向,全面實現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一是建強陣地堡壘。整合核心功能,構建起集信訪接待、多元調解、法律服務、速裁快審、交辦督辦于一體的基層治理服務新平臺,有效破解群眾“一事跑多地”難題。二是匯聚資源力量。創新采用“常駐+輪駐+隨叫隨駐”入駐機制,政法單位、重點部門固定常駐,一般部門按需輪駐,涉事部門快速響應隨叫隨駐,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理共同體。三是貫通聯動體系。為強化運行實效,縱向貫通“旗綜治中心指揮所—蘇木鎮(街道)綜治中心主陣地—嘎查村(社區)綜治防御圈—網格前哨站”四級矛盾化解陣地,橫向拓展部門協同、行業參與、群眾互動的治理網絡,形成“橫向拓展、上下聯動、梯次過濾、就地化解”的多元解紛體系,切實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

“三哨響應”聚合力,81.41%化解率背后的效率密碼
堅持“源頭預防、聯調共治、系統推進”,全鏈條防范化解矛盾糾紛。一是“哨聲響應”快處置。建立“哨聲響應”快速處置機制,推動相關部門“聞哨而動”。2024年以來,旗鎮兩級綜治中心累計受理矛盾糾紛8397件,成功化解6836件,化解率達81.41%。二是“接訴即調”巧化解。組建“通情達理”調解小分隊下沉166個嘎查村(社區),打造33個特色調解品牌,同步建立187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形成多方聯動的強大化解合力。三是“閉環管理”強保障。先后制定印發13項制度文件,構建“受理—分流—化解—督辦—回訪”全鏈條閉環流程,有效破解跨鄉鎮、跨部門、跨行業疑難糾紛“無人管、化解難”問題。配套出臺《達拉特旗矛盾糾紛化解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績效考核,推動信訪矛盾糾紛化解走深走實。

“數據+定制”解難題,土地、物業糾紛的“靶向治療”
旗委政法委(綜治中心)統籌協調,收集各類糾紛數據,分析研判“把脈問診”,因案施策“對癥下藥”,制定有針對性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不穩定因素。一是強化數據共享。構建“網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依托信息平臺整合基層數據資源,實現“一表通用、多方共享”。二是深入分析研判。依托信息化平臺動態追蹤矛盾糾紛來源、類型、狀態及風險等級等信息,對轄區矛盾糾紛開展態勢感知分析、類型屬地比對和重點事件實時預警。三是注重因情施策。針對農村牧區土地流轉、征地拆遷等領域糾紛,成立土地糾紛專業審判庭,推行“調立審”一體化機制,成功調處相關案件636起;針對城區物業糾紛,探索“五聯合+三要素”多元聯動化解機制,實現物業公司考評全覆蓋,推動物業服務良性發展;針對婚戀家庭矛盾頻發問題,建立家事糾紛聯動化解機制,通過綜治中心實現矛盾化解前后全貫通、線上線下全融合、內網外網全互聯,以“家庭小平安”助力“社會大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