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賦能法治化路徑下的“蘭陵之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3 16:17:09
來源:新華網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賦能法治化路徑下的“蘭陵之治”

字體:

  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賦能法治化路徑下的‘蘭陵之治’”的經驗做法編入《法治獲得感實踐匯編(2025)》。

  近年來,蘭陵縣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基層法治建設工作實際,探索了一條以黨建引領為根本、以科技賦能為支撐、以資源整合為抓手、以文化鑄魂為特色的縣域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之路,縱深推進“楓橋經驗”的“蘭陵之治”。

  高位統籌謀劃,打造縣域治理“指揮中樞”

  開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試點。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試點工作專班,構建“縣委統攬、政法委主抓、部門聯動、鎮村落實”工作格局,制定《“楓橋式”鄉鎮(街道)、村(社區)建設指引》等系列文件,推行“一月一主題、一月一重點”工作法,首批試點的蘭陵鎮等3個鄉鎮與縣法院共同探索,在基層村居(社區)設立“云庭蘭陵·融法理情”共享法庭法官工作站,形成了“縣法院統籌—人民法庭支撐—法官工作站為聯系點”的金字塔形司法援助指導網絡。深化調解案件補貼改革??h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跟蹤問效,制定《蘭陵縣人民調解案件補貼和獎勵實施意見》,創新構建“考核評估科學化、激勵導向精準化、財政保障長效化”的調解工作經費保障體系,全縣累計發放調解案件補貼5.89萬元,調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0%,群眾滿意度達95%,實現了“小補貼”撬動“大治理”的乘數效應。

  加強數智賦能,密織矛盾糾紛“排查網絡”

  做強智能化網格化服務平臺。實施網格化智能化聯動機制,實現矛盾糾紛的實時歸集與智能分類。深化“一站式”矛調線上平臺。大力推廣“山東解紛碼”“山東智慧調解”,運用遠程視頻調解、矛盾風險預警平臺,實現糾紛線上分流、閉環處置。抓好“熱線·首發”應用。依托“沂蒙同心云”系統,加強對工單內容和訴求事項的分類篩選,對隱患問題動態監測、及時提示、快速處置,同時在“蘭陵首發”APP,專門設立“老苗調解”版塊,群眾自行預約,實現足不出戶辦理調解申請。今年以來,全縣共排查矛盾糾紛5518件、化解5480件,按時辦結率99.98%。

  資源整合貫通,構建聯動聚合“實戰平臺”

  高標準升級建設縣綜治中心??h綜治中心經過資源整合、軟硬件升級改造,統籌社會治理服務中心、人民調解中心等8個中心有關功能,推動公檢法司等25個部門入駐,涵蓋了勞動仲裁、速裁法庭、首發調解等特色功能。規范化建設鎮級綜治中心。改造提升17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硬件設施,明確“五有”規范(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僅磨山鎮就投資40余萬元,高標準推進鎮級綜治中心建設。

  文化品牌引領,激發法治建設“內生動力”

  縣級打造“老苗調解”品牌??h群眾訴求調解服務中心主任苗立義牽頭,帶領調解中心調解員,累計接待群眾5萬余人次,調解各類糾紛4000余起,獲得錦旗1000余面。鎮級探索創建品牌調解集群。磨山鎮成立“老潘”調解工作室,全縣相繼涌現出了“老兵調解”“老干部調解室”“有事譚一談”等一批品牌調解集群。村級創建特色品牌調解室。其中在磨山鎮東村創立“鄉音和為貴”調解室,調解團隊由老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網格員和村“兩委”干部組成,自成立以來已成功化解40余件糾紛、信訪案件。

  蘭陵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一系列創新舉措,實現了矛盾源頭化解、治理效能提升、群眾滿意度提高,為探索基層治理法治化有效路徑提供了有益借鑒。今年以來,命案數、刑事立案數、首發工單數、監測敏感網絡輿情數均有所下降。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