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深圳市龍華區委政法委員會“‘多調聯動 精智解紛’改革持續加力 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層實踐”的經驗做法編入《法治獲得感實踐匯編(2025)》。
深圳市龍華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探索實施“多調聯動 精智解紛”改革,通過系統化重構解紛機制、智能化搭建解紛流程、精細化壓實解紛責任、專業化淬煉解紛力量,實現調解有效銜接、有序流轉、全量匯聚、高效化解,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全國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典型案例。
夯實綜合調解院建設,推動矛盾糾紛“一站調處”
龍華區委政法委統籌推進“多調聯動 精智解紛”改革,構建起以區級調解院為核心,街道、社區平安建設中心力量為觸角,“多調聯動”智慧系統為支撐,“統籌調解資源、智慧運行流轉、聯調重點個案、專業賦能指導”為功能定位,形成調解高效銜接、有序流轉、全量匯聚的大調解格局。一是創新設立區級調解院。經區委編辦同意,成立正科級建制的龍華區調解院,并將其作為區平安建設中心的內設機構,旨在進一步整合調解資源,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為區域平安穩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組建專業團隊,完善“一社區一法律顧問”等機制,建立兼職網格調解員隊伍。二是建立健全多調聯動制度。出臺《龍華區“精智解紛”系統管理辦法》,全面統籌聯動各種主體和各類資源,明確工作要求和系統管理流程;制定優化機制制度45項,有效推進各類調解案件多渠道接入、區統一分撥、標準化處置、全周期管理等程序規范運作。三是閉環推進系統流轉督辦。充分發揮“精智解紛”系統優勢,對矛盾糾紛進行標準化的分級分類,制定清晰的流程細則、處置時限和責任主體,系統精準流轉案件,在線跟進、審核、督辦矛盾糾紛化解情況,督導按時辦結,實現督辦落實規范化。截至目前,訴至法院的案件有4972宗向基層和行專調解組織流轉,訴源案件調解成功率提升了30%。

深化“簡案速裁”改革,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
龍華區在充分發揮區級綜合調解院效能的基礎上,探索實踐“綜治中心+簡案速裁”模式,成立簡案速裁中心,承擔調解、司法確認、速裁“三位一體”融合載體的功能,實現“精智解紛”全鏈條的物理融合、團隊融合、程序融合。一是深化“調裁銜接”改革。依托自營團隊的專業力量賦能調解、借助司法確認的強制力量背書調解、通過以判促調的權威力量兜底調解,最終形成協同發力的解紛樞紐。隨著簡案速裁中心成立,司法程序與調解流程在此深度銜接。二是科學構建矛盾糾紛調處體系。依托“精智解紛”數字平臺實現全區矛盾糾紛的統一歸集、智能分析和精準分撥,將分散在司法、行政、法院、社會組織等各條線的調解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多元調解分流、司法確認賦強、速裁快審提速”的協同調處,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高效化解。自今年7月份成立以來,累計參與化解矛盾糾紛2465宗,開庭速裁案件104宗,實現案件結案調撤率超90%。三是推動矛盾糾紛全周期訴源治理。聚焦勞動爭議、債務經濟、家事情感等民生領域打造“速裁快車道”,構建各類調解案件高效銜接、有序流轉、全量匯聚的大調解全周期鏈條,推動調解工作從“多調聯動”到“調裁銜接”,進一步將矛盾糾紛處置在早、化解在小,真正減輕群眾訴累。

深化多元解紛數字化賦能,推動矛盾糾紛“精細治理”
龍華區通過搭建“線上+線下”雙平臺,統籌聯動多元主體和各類資源,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精智解紛工作內涵式、集約式、融合式創新發展。一是實現矛盾糾紛全量歸集。開發“精智解紛”數字系統,打造“精智解紛大腦”,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一體化平臺??v向打通省-市-區-街道平安數據,推動重點人員落圖落格,全量錄入矛盾糾紛、重點人員和重點部位等數據;橫向匯聚矛盾糾紛預警數據,推動民生訴求、信訪等系統的熱點敏感數據匯聚。二是實現一般案件就地化解。堅持“首接首辦”原則,實行案件受理即時開展調解,通過“精智解紛”智慧系統聯系街道、社區人民調解組織調解,實現就地化解矛盾。經統計,一般案件化解84.4%在社區、12.3%在街道,僅3.3%上升為區領導包案或流轉至行政調解。三是實現特定案件有序流轉。對訴至法院的一般民商事案件,通過“精智解紛”系統智能流轉至指定的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對專業性強、重大復雜且與行業部門密切相關的案件,發出“調解令”,要求指派專業人員化解矛盾糾紛。改革以來,流轉案件處理結果的平均回傳時間降至7天,僅為法定辦理期限的1/4。
改革實施以來,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55154宗,化解152051宗,化解率98%,萬人成訟率僅為0.44%,連續3年全市最低。成功創建并揭牌6個無訟社區、園區。2023年11月,相關經驗做法榮獲中央政法委頒發的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2024年,“精智解紛”相關經驗作為全省唯一典型案例獲中央政法委推薦,在中央黨校為全國3.8萬余名鄉鎮街道政法委員授課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