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人民檢察院:強化“枝葉和韻 法潤民心”品牌引領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枝江檢察實踐樣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3 16:27:47
來源:新華網

湖北省枝江市人民檢察院:強化“枝葉和韻 法潤民心”品牌引領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枝江檢察實踐樣板

字體:

  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湖北省枝江市人民檢察院“強化‘枝葉和韻 法潤民心’品牌引領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枝江檢察實踐樣板”的經驗做法編入《法治獲得感實踐匯編(2025)》。

  近年來,湖北省枝江市檢察院以“枝葉和韻 法潤民心”黨建品牌為引領,實行“檢察+綜治”信訪工作模式,建立“檢察官+”內外部協作機制,創新矛盾糾紛源頭預防社會治理方式,全力推動信訪矛盾法治化實質性化解,努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枝江檢察實踐樣板。

  堅持為民宗旨,搭建一站式檢察服務新平臺

  整合“實體窗口+網上平臺+掌上APP+熱線電話”等信訪渠道,打造人民群眾能夠看得見、找得到、信得過的“家門口”的檢察院。一是建立“線下+線上”雙窗口。線下在市級綜治中心設立12309窗口,以有場所、有標識、有制度、有團隊、有平臺等“五有”為標準,一站式開展法律咨詢、控告申訴等12項業務;線上在“長安枝江”公眾號嵌入12309鏈接,在8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及221個村社區放置二維碼,方便鄉村社區群眾線上信訪。二是開辟“涉企+特群”綠色通道。涉企案件實行“30分鐘響應、3天見面、7天反饋”工作方式,立接立辦;“一老一小一特”群體案件實行“簡便申請、簡易程序、簡化文書”工作方式,特案簡辦。三是完善“下訪+包案”工作制度。實行檢察長、副檢察長接訪日和領導包案制度,采取預約接訪、帶案下訪、上門回訪等形式,主動深入基層、直面群眾、傾聽民意,及時現場了解群眾訴求。

  堅持協同共治,構建一體化多元解紛新格局

  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支持、部門聯動、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基層治理大格局,做實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是建立檢調對接多元調處機制,以法解民憂。實行“點單”服務,因人制宜、因案施策,檢察官分別邀請綜治中心值班律師、心理咨詢師、人大代表、專業人民調解員等力量全鏈條參與調處,共同促進當事人和解息訴。二是建立司法與社會多元救助機制,以情暖民心。落實“府檢聯動”機制,與民政、教育、婦聯等10余家單位建立銜接機制,構建“物質+心理+法律”三維救助體系,同步落實低保優撫、學費減免、就業安置等26項幫扶措施。三是建立一體和綜合多元履職機制,以誠釋民惑。建立上下級檢察機關一體履職、“四大檢察”綜合履職聯動處置機制,實行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相互協同、公正高效的案件辦理方式,推動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化解。

  堅持源頭預防,創建一攬子社會治理新模式

  堅持將案件辦理效果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努力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保護效果。一是以檢察建議堵漏洞。通過調查研究、建議征集、類案分析等方式,深挖矛盾糾紛背后的行政監管漏洞、公益損害風險、社會治理盲點,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二是以源頭治理固根本。建立梳理、篩選、甄別、移送、交辦法律監督線索管理制度,精準發現法律監督線索,及時向鄉鎮綜治中心下發風險提示,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以普法教育促長遠。聚焦涉養老詐騙、非法集資、物業糾紛等重點領域,開展分層分類精準普法;選取用水、土地糾紛等民生案件,開展檢察聽證、巡回法庭等沉浸式普法場景。

  2024年來,共接待來訪來電群眾346人次,同比上升109.4%,向基層下發風險提示1500余條,撰寫涉法涉訴分析報告18篇。檢察長帶案下訪23次、包案12件,成功化解信訪積案8件,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8份,辦理支持起訴案13件,在案發地、村委會召開公開聽證會12場,受理涉企信訪案件24件,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平均辦理時間同比縮短35%。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向思敏】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