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牡丹江市西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西安法院”)聚焦企業發展法治需求,創新成立“伴企行”法治體檢中心,將法律服務端口前移,通過精準化、常態化、便捷化的法治保障舉措,為轄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聚焦頂層設計,以“靶向定位”構建服務體系
西安法院將法治體檢中心定位為“企業法律風險的掃描儀、政策解讀的傳聲筒、糾紛化解的減壓閥、合規發展的助推器”。中心成立之初即確立“三化”服務標準:精準化、常態化、便捷化。

中心設在民事審判庭,由分管院長擔任主任,民事審判庭庭長任副主任,抽調立案庭、執行局等5個部門業務骨干組成專業團隊,形成“1名分管領導+1個核心部門+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確?!罢{研-體檢-反饋-整改”全流程閉環管理。
創新服務舉措,以“四維聯動”破解企業難題
“體檢+診療”,筑牢法律風險“防護網”。通過“座談訪談+資料審查+現場核查”方式,對企業治理結構、勞動用工等重點領域開展“全身體檢”。針對發現的問題,提供“一企一策”解決方案。
“調解+速裁”,打通糾紛化解“快車道”。建立“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涉企糾紛化解機制,聯合工商聯、行業協會設立“涉企糾紛調解工作室”,今年以來通過多元調解化解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31件,調解成功率達82%。對進入訴訟程序的涉企案件,實行“三快”機制(快立、快審、快執)。對涉企執行案件,開展“春雷行動”專項執行,執結到位金額890萬元。
“培訓+賦能”,提升企業合規“免疫力”。圍繞企業需求開設“法治課堂”,內容涵蓋《民法典》合同編、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領域。組織“法治建設經驗分享會”,邀請轄區龍頭企業分享合規管理經驗。
“聯動+共治”,構建服務企業“生態圈”。與市總工會建立“法院+工會”工作聯動機制,開展“勞動者權益法律法規”宣傳3次;與林口縣稅務局形成工作聯動,推進全市首例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工作。推行“企業點單、法院接單”服務模式,已響應企業法律咨詢98次,解決政策疑問、糾紛咨詢等問題15項。
完善保障機制,以“制度護航”確保服務長效
常態化走訪機制。實行“季度集中體檢+月度專項回訪”制度,班子成員帶隊走訪企業,今年已開展“送法進企”活動12次,覆蓋轄區金融企業、農業合作社、養殖企業。建立“企業法治需求檔案”,動態更新企業經營狀況及法律需求,實現服務“精準滴灌”。
快速響應機制。企業通過電話、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提出服務申請后,中心確保3個工作日內對接,復雜問題7個工作日內反饋解決方案。某食品加工企業因資金困難導致合同履行困難,中心24小時內組織法官上門提供法律建議,幫助企業與供應商達成延期履行協議,避免違約損失8萬余元。

考核評估機制。將法治體檢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從服務數量、企業滿意度等5個維度設置考核指標,每季度開展“回頭看”,對服務效果進行量化評估。今年第二季度企業滿意度測評顯示,企業對法治體檢服務的滿意率達96.5%。
深化成效轉化,以“法治溫度”賦能區域發展
通過法治體檢中心的精準服務,轄區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顯著提升,涉企糾紛數量同比下降9%,企業維權成本平均降低20%。
下一步,西安法院將持續深化“伴企行”品牌建設,探索“線上法治體檢平臺”,拓展服務覆蓋面;加強與高校、律所合作,組建“專家顧問團”,提升服務專業化水平,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