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跨省聯動解“婚”愁 檢察速辦護軍婚-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4 11:24:35
來源:新華網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跨省聯動解“婚”愁 檢察速辦護軍婚

字體:

  2023年7月,安徽省碭山縣居民張燕(化名)與未婚夫尹某(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現役軍人)籌備結婚登記時,被民政部門告知,其已于2012年6月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甲鎮婚姻登記處與羅某登記結婚。這一“被結婚”的意外,讓兩人的婚期陷入危機。無奈之下,她在律師建議下向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

  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扣“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的“楓橋經驗”核心,創新“銜接配合、調查核實、公開聽證、檢察建議、跟蹤跟進”五維工作法,打出跨區域、多部門協作組合拳,高效推進問題解決。

圖片1

  銜接配合,讓辦案端口“向前移”

  針對涉軍案件的緊迫性,該院打破部門壁壘,啟動行政檢察與控申部門聯動機制??厣瓴块T收到監督申請后,第一時間同步行政檢察部門,聯合開展案件初步研判。經核查確認符合監督條件后,檢察機關當即受案,將辦案環節從“等待申請材料齊全”轉變為“主動介入、同步推進”,為后續工作搶出關鍵時間。

  跨省調查,讓事實證據“站得住”

  冒名婚姻登記案件時間跨度長、證據分散,且涉及安徽、貴州兩省,調查核實難度大。為查清事實,檢察機關采取“三步走”策略。一是本地取證,向甲鎮婚姻登記處調取檔案,發現登記信息中“張燕”的身份證號、住址與本人一致,但照片并非張燕;詢問羅某得知,2012年與其登記的實為自稱“張念”的安徽女子,對方使用“張燕”身份信息辦理登記后失聯。二是跨省協作,函請安徽省碭山縣檢察院協助,聯動當地公安局、張燕居住地村委會核查,證實張燕從未使用過其他身份信息,登記檔案中“張燕”的身份證無辦理記錄,照片也未在安徽匹配到相似人員。三是綜合研判,雖未查清“張念”真實身份,但現有證據足以證實,與羅某登記的并非張燕,本案屬于冒名頂替辦理的婚姻登記。

  公開聽證,讓各方共識“聚起來”

  為推動矛盾實質性化解,該院秉持“應聽證盡聽證”原則,組織區民政局、羅某、張燕及其代理律師參加公開聽證。聽證會上,檢察機關逐項出示調查證據,引導各方圍繞“冒名登記是否成立”“撤銷登記的必要性”等焦點充分發表意見。通過釋法說理,區民政局與羅某均認可案涉登記存在錯誤,同意撤銷該婚姻登記,為后續處理奠定堅實共識基礎。

  檢察建議,讓糾錯程序“跑起來”

  聽證會結束后,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隨即向區民政局制發檢察建議書,依法建議撤銷羅某與“張燕”的錯誤婚姻登記。民政局收到建議后快速響應,于2023年9月19日依法完成撤銷程序。同日,張燕的代理律師從法院撤回起訴,避免了程序空轉。

  跟蹤跟進,讓軍婚難題“全化解”

  檢察機關全程跟蹤案件進展,在錯誤登記被撤銷后,及時告知張燕辦理結婚登記的流程和注意事項。2023年10月,張燕與尹某順利登記結婚,婚禮如期舉行,這場跨越兩省的“糾錯行動”畫上圓滿句號。

  檢察機關通過個案辦理,實現了“三個滿意”的良好效果:一是當事人滿意。張燕與尹某的軍婚難題在一個多月內高效解決,婚禮如期舉行。兩人專門向檢察機關贈送錦旗、郵寄感謝信和婚禮請柬,感慨“沒有檢察機關的監督,就沒有這場圓滿的婚禮”。二是部門認可。民政部門通過檢察監督及時糾正錯誤登記,有效維護了婚姻登記秩序;部隊對檢察機關高效保障軍人權益的舉措表示高度肯定,認為這是司法支持國防建設的生動體現。三是社會認同。該案因“高效化解跨區域涉軍矛盾、精準踐行楓橋經驗”,獲評最高人民檢察院2024年度百件優秀檢察監督案例;根據案件改編的微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獲最高檢微電影類別“十佳作品”獎,成為檢察機關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的生動教材,彰顯了司法為民的溫度與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