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對話丨數字賦能擘畫治理新圖景,“楓橋經驗”解鎖智治新篇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4 14:43:29
來源:新華網

圓桌對話丨數字賦能擘畫治理新圖景,“楓橋經驗”解鎖智治新篇章

字體:

  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法大學城市發展與治理研究院、《信訪與治理研究》刊物提供學術指導,北京綠動未來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與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旨在搭建社會治理領域互動交流平臺,集中展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探社會治理前沿路徑,為“中國之治”貢獻智慧力量。

現場舉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發展論和實踐場”主題圓桌對話。新華網發

  在現場圓桌對話環節,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王偉進主持,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鄭華,廣東省云浮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維瑜,四川省彭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智峰,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黨員委員、流動人口管理中心主任張鋒,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法院執行局局長劉奇等嘉賓圍繞各地數字賦能社會治理的具體實踐,探討如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鄭華發言。新華網發

  鄭華介紹,石嘴山市作為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環境治理、民生改善等壓力較大。針對這一現實特點,石嘴山市創新運用“塞上楓橋”基層法治工作機制,實現村/社區日清日結、鄉鎮/街道日清周結、縣/區周清季結的“三清三結”新模式,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石嘴山實踐新路徑。

  對于人工智能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創新應用,鄭華認為其有助于對各類矛盾、風險、隱患的早期發現和態勢研判,推動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氨热缡焐绞袠嫿ǖ摹阜揽仡A警治理監督大模型’,通過匯聚多部門數據、智能分析糾紛線索,實現了對命案隱患的精準預警與提前介入?!编嵢A說到。

廣東省云浮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維瑜發言。新華網發

  王維瑜介紹了云浮市公安機關對“AI+警務”融合創新模式的積極探索:構建數字化立體防控體系,整合視頻資源和多維數據,推進智能接處警系統升級;同時以數據驅動警務流程再造,搭建警情分析大模型,對海量警情數據進行智能研判,精準預判警情高發時空點位,動態部署精準巡防力量,有效推動社會治理由“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

  “我們通過深度融合政數、民政等部門的34類數據資源,構建矛盾糾紛預警監測模型,建立健全‘主動排查-分級建檔-動態清零’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快化解,全市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蓖蹙S瑜表示,以數字賦能為引擎推進主動警務模式,正成為云浮市激活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支點。

四川省彭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智峰發言。新華網發

  王智峰將彭州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方法論總結為“四個緊密結合”:一是黨政推動與發動群眾緊密結合,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二是解決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緊密結合,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三是整體聯動與科技賦能緊密切合,線上線下力量整合、信息共享;四是培育典型與面上推廣緊密結合,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市遍地開花。

  通過數字技術構建智慧防線,是彭州市治理創新的重要一環。王智峰介紹:“我們匯集農批市場的人、車、物等多元數據,結合AI預警與網格化管理,實現管理從‘經驗驅動’向‘數據智能’的躍升;我們還打造了‘彭州法務通’小程序,將多項法律服務集成于移動端口,真正實現了法律服務全天候、不打烊?!?/p>

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黨員委員、流動人口管理中心主任張鋒發言。新華網發

  “針對基層涉企行政檢查中存在的多頭、重復、低效問題,我們構建了以‘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為核心特征的行政監管智能體?!睆埛褰榻B了嵊州市如何將人工智能運用在行政監管領域,比如利用AI自動識別危險作業、脫崗睡崗、異?;瘘c、貨車拋灑滴漏等行違規行為,再接入無人機定點巡檢排查隱患。

  他表示,行政監管智能體讓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涉企檢查頻次同比下降近40%,非現場監管占比超過一半,檢查警力投入減少近60%,有效實現了“監管提質、警企減負”的雙贏,營造了讓企業放心經營、安心干事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法院執行局局長劉奇發言。新華網發

  “在加強人工智能同社會治理相結合的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AI不是簡單的工具替代,而是重構執行治理模式的核心動力?!眲⑵娣窒砹肃嵵莨艹菂^法院執行局如何依托新華網法院智能執行平臺,打造“數據驅動+智能賦能”的治理新路徑,構建“源頭預防、多元共治、司法為民”的解紛新格局。

  一是用AI打通治理“信息壁壘”,整合銀行、不動產、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數據資源,讓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行為軌跡一目了然;二是用AI筑牢治理“風險防線”,自動識別財產查封屆滿、案件超期等風險點并及時做出提醒;三是用AI提升治理“服務效能”,自動生成規法律文書、智能解答當事人咨詢,讓為群眾提供全天候、在線的司法服務。

  發端于上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正乘著數字化浪潮煥發新的生機。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從“經驗導向”向“數據驅動”、從“線下跑腿”到“數據跑路”,一系列數字治理創新實踐,為這一基層社會治理的“金字招牌”注入了鮮明的時代內涵。

【糾錯】 【責任編輯:陳延特】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