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紀念館,為她而建在這里,核理化院為王承書先生建設了一個紀念館。"
"核城記憶,是中國核工業的記憶,更是國家記憶。"
"西北偏北,黃河之畔,金城蘭州——“大國底氣從核來·重走核工業路”媒體行收官路線第二站走進了被譽為中國鈾濃縮搖籃的中核蘭鈾,以坐落在這里的國家工業遺產為坐標,了解中國核工業艱苦卓絕、光輝燦爛的崢嶸歲月和奮斗歷史,挖掘我國核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的珍貴寶藏。"
"1998年,在七一一礦建礦40周年之際,原二機部部長劉杰欣然題詞——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
"在位于四川樂山的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內,依托中國首座人造太陽裝置舊址而建的中國核聚變博物館講述著中國受控核聚變研究的歷程。"
"這一天,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實現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的第一度核電。"
"從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提供鈾原料,到承擔我國所有鈾礦的工藝研發和工程設計,全面支撐天然鈾產業高質量發展;從人工開采鈾礦,到打造數字化鈾礦山,實現“千里之外、一屏掌控、一鍵采鈾”;從傳統冶煉生產,到建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地浸采鈾技術;……從天然鈾采冶技術的原創地中核礦業科技,到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711礦,再到 “新鈾都”中核內蒙古礦業,5天4地,跨越5921公里,一場探尋我國天然鈾前世今生,感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