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劇目展演|中央戲劇學院·《青藤回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08 13:25:42
來源:新華網

高校劇目展演|中央戲劇學院·《青藤回響》

字體:

青藤之聲,尼山回響

高校劇目展演

中央戲劇學院·《青藤回響》

圖片

演出時間:2023年8月14日-15日

演出地點:尼山圣境.尼山大講堂.和鳴廳

演出時長:75分鐘

項目介紹

《青藤回響》是一部圍繞“廣播站”編排的原創話劇作品,以跨越五十多年的廣播之聲與人生選擇為線,將藝術與生命相連,體現每個時期文藝工作者的奉獻精神。

自2020年編創以來,劇目前后排演過兩版,共有50余位中戲人參與到項目的制作與演出當中——從1999年入校的演藝前輩靳東,到2023年剛入校的大學新生們,這部作品凝結著幾代中戲人的藝術情懷。2023年5月,《青藤回響》作為中央戲劇學院第二屆青年戲劇節多幕劇單元競演作品在校內鏡框式舞臺劇場演出,并獲得“優秀劇本獎”“最受觀眾歡迎作品獎”等多個獎項。

本次,《青藤回響》再度創排,將焦點從校園故事轉向時代齒輪,將以全新面貌讓常青藤之聲于尼山圣境回響。

圖片
圖片

?《青藤回響》劇照

劇情簡介

對于未來的想法,去遠方還是故鄉,安身立業還是實現理想,有太多疑問還未解答,盛夏的風已經催著我們出發,正當走出校園之際,廣闊的天地在眼前鋪展,文藝兵辭別父親遠赴戰場,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竟促成了鄉村劇團文化的發展……縱使物換星移,愛與信仰依舊,小小一個廣播站,百年中的滄海一粟,這里發生的故事卻仍然充滿蓬勃的力量。

圖片
圖片

?《青藤回響》劇照

 

導演的話

青藤回響的故事都與“離別”有關。有人走,有人留下,這就是時間的痕跡??缭綌凳d,廣播站已成為常青藤下中戲人共同的回憶,而那些從這里出發的人們,也如聲波傳遍了祖國的各個角落。

——導演 賈德俍

文藝創作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兩次文藝座談會上所提出的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確定人民所具有的主體地位的理論方針?!肚嗵倩仨憽分v述了在歷史洪流中為祖國的文藝事業作出貢獻的一代代藝術工作者在上學時的故事。東棉花胡同里老校區的常青藤護佑著中戲的莘莘學子,每一個從這里走出來的人又如常青藤一般煥發著青春活力,傳承戲劇藝術于時代發展之中。來到這所學校,對藝術的喜愛如青藤般生長——我們用心去傳承,必有回響。

——副導演 郭沛宇

劇目亮點

原創劇本,焦點獨特。兩位編劇以中戲1999年建立的常青藤廣播站為點,延伸到各個年代的文藝工作者的奮斗事跡,原創編寫一部向前輩致敬的話劇作品。

八方聚合的演職團隊。《青藤》囊括中戲戲劇教育、戲劇管理、戲劇文學、戲劇影視導演、表演、偶劇、舞劇、京劇、主持、歌劇、舞臺美術系各方向等多系別多專業的演職人員。是一部融合著“一?!笨s影的作品。

風趣幽默的表演風格。雖然以奉獻為題,但《青藤》的排演過程中加入了很多幽默的肢體、語言表達,讓作品在情懷之外也能帶來愉悅心情。

未知形式的探索。走進尼山,與排練場和鏡框式舞臺不同的表演空間給這部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提出了新的挑戰,主創人員也將根據新空間打造一部體驗感更強的戲劇作品

圖片
圖片
圖片

?《青藤回響》劇照

 

 

演出信息

圖片

青藤回響

演出時間

2023年8月14日 14:30-15:45

2023年8月15日 14:30-15:45

演出場館

尼山圣境·尼山大講堂·和鳴廳

演出時長

75分鐘

 

無中場休息

允許1.2米以下兒童入場

 

主創人員

編劇-劉天葉 阮文悅

導演-賈德俍

副導演-郭沛宇

制作人-辛穎超 王怡

舞美設計-劉芷含

燈光設計-林星宇 敖樂

服裝設計-鄭子玉

化裝設計-鞏冠廷

音響設計-時嘉

多媒體設計-劉子曄

執行制作-趙睿文

形體指導-張高健

 

 

演員

老杜-曹月媛

李山-蘇堯

李慶華-尹洋

周萬濤-翟奕然

陳望志-張家赫

孫秀琪-李佳懿

 

特別感謝

靳東 陳予婧

姚鑫翼 習匯文

竇雪域 唐小峰

馮利怡 陳迪戈

王心 李宇辰

吳欣宇 王欣瑤

高羽婷 關瀚博

張琪琪 袁悅銘

王曉涵 雷湘瑤

張雅軒 袁潤佳

沈雨蓓 邢趙琳

馬銘佑 謝雨森

楊敏敏 賈舜堯

劉伯淳 王曉

于思琦 遲翔 

劉簡愛 苑小文

孫明緣 薛怡心

陳冠中 羅藝家

金添 劉鍇

歐陽恬婧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