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第二季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中十部優秀青年導演原創劇目之一的《子與陽貨》,在煙霧、樂隊以及機車為觀眾所營造的豐富視聽覺體驗中, 于尼山圣境室外的帳篷劇場順利首演。
隨著此次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來到曲阜,諸多優秀劇目將圍繞著孔子這位偉大思想家的人生故事展開,“新經典”版塊的《子與陽貨》也是其中之一,導演張肖及其團隊大膽采用了現代時尚的風格講述孔子的故事。而演員李晨暉所飾演的孔子是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自開幕后第一位登臺的孔子,也是一位融合了古典與現代風格的孔子。
《子與陽貨》以《論語》陽貨篇中孔子與一生宿敵陽貨的幾番對話為引,引申出兩個容貌相似,性情迥乎不同的少年成長故事。用全新的視角切入圣人孔子的精神世界,用孔子和陽貨之間不同成長階段的細微小事勾勒孔子一生的成長軌跡,讓我們看到一個更鮮活的孔圣人形象。
對于導演張肖及其主創團隊而言,劇目編排的過程中首先確立的是當代化處理的方向,主創團隊選擇用一種當代的方式呈現孔子和陽貨的故事?!皳覀儾殚嗁Y料,他們兩個人可能是曾經在泮宮的同學。所以我們就想講述一個二人一生的故事。雖然一些史實發生在兩人的不同時間階段,但我們還是在劇作上把這些史實勾連起來,找到了一條二人對抗的主線,在這之下編排了這部作品?!?emsp;
在具體創作的過程中,《子與陽貨》的主創團隊則一直在尋找整體性和當代呈現與古典故事的協調?!霸跉v史中,陽貨是季氏家族大總管,而季氏又是三大家族里最有實力的家族,所以陽貨很年輕的時候便掌握了很大的權力。所以我們找到了“機車少年團”這樣一種與當代的對應關系?!?emsp;
如何恰當地把握分寸和尺度是張肖等人所考慮的重要問題。編劇黃艷潔扎實而深入的劇本為二度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主創與演員亦是張肖多年合作的“老朋友”,這使得《子與陽貨》的調度與配合十分默契且從容。
《子與陽貨》的演出場地設置在戶外,這為這一故事的呈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早在2013年,張肖就曾嘗試過環境戲劇的排演,那也是他的第一部完整的導演作品。這一次排演《子與陽貨》,他與主創團隊努力充分挖掘戶外演出的特點,“把戲做得新一點、年輕一點、好玩一點”,譬如使用現場搖滾樂隊,機車騎行,以及許多突破舞臺限制的設計。
作為從曲阜走出的青年導演,對于此次回到家鄉演出,在自己成長的孔子故里,講述孔子的故事,張肖感到無比激動。他希望借由《子與陽貨》的演出,能夠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家鄉注入戲劇的活力,點燃那些曾經像他一樣的少年的藝術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