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21日,山東曲阜籍青年導演張肖話劇作品《薊州疑云》在曲阜尼山圣境上演。作為第一季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的優秀作品,時隔一年《薊州疑云》來到了尼山圣境,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劇體驗,現場觀眾化身“福爾摩斯”,與演員一起展開了一場沉浸式的探案之旅。
《薊州疑云》的故事由一場懸案展開,以薊州城巡尉的視角,抽絲剝繭,環環相扣地呈現薊州城內一起驚奇懸案。施耐庵化身巡尉與小鋪兵一起進行調查,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如同藤蔓般纏繞著的復雜案件被一點一滴拆解開來,觀眾與演員共同努力偵破了這起驚奇懸案。
張肖介紹,話劇《薊州疑云》改編自《水滸傳》第四十四回至四十六回,采用了一種現在的方式,用懸疑的類型化的視角去解讀了這樣一部古典的故事。張肖希望可以在自己全新的解讀與結構下,為觀眾呈現原著中一帶而過的細節和人物的內心世界, 也希望通過這樣一部劇展現他理想戲劇的模樣。
原創音樂是該劇的一大亮點。該劇音樂由音樂人祁勃力擔任作曲,張肖作詞。團隊將宋朝音樂與現代音樂風格相融合,集合民樂、西洋樂和電音等音色元素,制造出強烈的“碰撞感”,在推動劇情發展的同時也為該劇制造了強烈的記憶點,成為這部小劇場作品口碑擔當的重要加持。樂隊的現場伴奏更是為這場發生在北宋薊州的懸疑命案增添了“悲涼”與“碰撞感”。
張肖認為,戲劇的舞臺是自由的,是可以充滿想象力的,可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還能夠讓人愿意聽他說話的一種方式。他希望可以通過戲劇表達生活,表達自己。
作為從曲阜走出的青年導演,張肖此次回到家鄉演出自己及團隊創排的兩部戲《子與陽貨》和《薊州疑云》,他希望借由帶來的兩場演出,能夠為家鄉注入戲劇的活力,為家鄉的孩子種下一粒戲劇的種子,為煥發曲阜作為孔子故鄉的文化活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而鼓勵更多人走進劇場、了解戲劇,看到他心目中戲劇最真實的模樣。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更多的青年導演、更多對戲劇抱有夢想的人繼續參與到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中來,希望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可以一直延續,為中國戲劇不斷地輸送新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