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三星堆》訪談:中外合作 國際視野 探索原創音樂劇的更多可能性-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07 14:53:26
來源:新華網

音樂劇《三星堆》訪談:中外合作 國際視野 探索原創音樂劇的更多可能性

字體:

懷揣一份敬仰之心

當初是怎樣的機緣想到做音樂劇《三星堆》的?

胡大蓉:三星堆文明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重要的組成部分。2021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三星堆博物館聯合舉辦了“走進三星堆,讀懂中華文明”主題活動。在這個活動上,就確定了這部音樂劇的創作思路:打造一臺以三星堆為主題的音樂劇,讓三星堆的文明走向世界,并也確定了由四川省歌舞劇院和中演演出院線共同來出品這部音樂劇。

從2021年立項,到2023年首演,我們面臨了很多困難和挑戰。除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外,最大的一個制作上的難題,就是如何在音樂劇中展現有關三星堆文化的專業性。三星堆不光是四川的、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所以我們是帶著一份敬仰之心來做這部劇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主創團隊數次到博物館參觀學習,了解、研究博物館每一件文物它背后的故事,和考古專家們請教考古方面的知識等,在創排期間也多次邀請專家們到現場來看彩排,請他們提出專業性的意見。

平行時空,古今對話

最開始的創作思路是怎么確定的?

于婷婷:從創作角度來說,我們當時想要打造一種平行時空,古今對話的概念。我們更想講述文明和文化的傳承,以及現代考古人的匠人精神。外方團隊加入后,為這個戲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內核,我們希望整個故事既有精神內核,也有情感內核,讓觀眾更容易產生共鳴。

圖片

國際團隊屢獲殊榮

三星堆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如何想到邀請國際團隊來加入并執導這部劇呢?

胡大蓉:首先,我們的主創團隊和出品團隊認真分析了當前國內音樂劇的發展趨勢和現有音樂劇的特點。經過各方面的對比研究,以及專家參謀以后,我們才確定了主創團隊將由中方和外方共同組成。我們希望將中國的故事用音樂劇這種“舶來品”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能夠產生中西碰撞的火花。如果我們只用自己主創人員,可能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雖然這部劇講述的肯定是中國的故事,但我們希望通過中西方優秀藝術團隊的合作與碰撞,將三星堆文化的內核提煉出來。

于婷婷:主創方面,我們找的都是之前合作過的伙伴,以及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獲獎老師來共同參與。這部劇的導演,也是我們合作過的音樂劇《泰坦尼克號》的導演Thom Southerland 湯姆·薩瑟蘭,他的創作風格與音樂劇《三星堆》的劇本內容和呈現方式比較吻合。同時,他還是英國南安普頓MAST和五月花劇院的副藝術總監,曾榮獲2011倫敦西區最佳導演獎、WhatsOnStage和Off-West End最佳制作獎。其他外國主創人員,比如舞美設計Morgan Large,也是在《周日戀曲》中文版中有過合作,他的作品曾榮獲2018年英國戲劇獎最佳設計獎,并4次獲得奧利弗獎。圖片

裸眼3D視覺沖擊

自巡演以來,很多觀眾反饋這部劇的舞美非常震撼,可以說是沉浸式還原“古蜀王朝”的風采。您怎么看?

于婷婷:在這部劇中,大家可以看見頂天立地的通天神樹、栩栩如生的青銅大立人和極具沖擊力的青銅大面具,可以說只要走進劇場,一股悠遠神秘的古蜀國氣息就會撲面而來。我們還用了超過兩百余臺電腦燈呈現不同場景的光影效果,只為讓大家身臨其境般感受燦爛文明曾經的模樣。還要向大家特別推薦的是,觀眾朋友們將首次在劇場近距離感受到裸眼3D帶來的視覺沖擊,大家可以看到鳳凰展翅、青銅大面具、沙漠、銅器鑄造場等震撼人心的畫面,這也是專門做演唱會的視覺團隊跨界帶來的大膽嘗試??梢哉f,從觀眾現場反饋的效果來看,這次嘗試非常成功。

圖片

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兼容

據說劇本經過了無數次的修改,這個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于婷婷:三星堆至今沒有文字記載,關于它的一切都是暢想,音樂劇《三星堆》展現的是主創們的想象,當然還存在千千萬萬種可能。不管文明如何變遷,愛是不變定律,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只有有人生存的地方,愛就不會消失。音樂劇《三星堆》采用古蜀國與現代兩個不同時刻交錯進行的方式,想要表達任何情況下愛與奉獻都永存的真理,即便消亡后也還會有希望真諦。

胡大蓉:其實關于三星堆的故事,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模板、猜想和思考。而我們這部音樂劇的劇本,是經過編劇團隊和導演團隊多次交流、修改、碰撞,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才最終呈現在舞臺上。我們希望在劇本中,不僅要有能夠沖擊到觀眾心靈的故事情節,還要有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我們的主角大祭司巫祝、工匠陽天,以及金烏等角色,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成長軌跡。我們希望觀眾在觀看過程中,不僅能夠看到劇中的神、人,他們的性格,還能夠看到一些自己的性格特點,能夠找到共鳴,這也是我們創作這部音樂劇的重要出發點之一。

圖片

反復磨合直至互融

據說劇本經過了無數次的修改,這個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于婷婷:在制作和創作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讓我印象深刻。從劇本創作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在不斷地做梳理,感覺就像搭拼積木一樣,把每個人物的出發點和結局都調整到最合適的樣子。創作完成后,會把有爭議的、不合適的地方再次進行修改。中間還召開過專家研討會,專家們也給了不少的意見和建議。外方團隊加入后,我們又對所有人物和情節進行了再次修改和編排。這樣算來,劇本至少改動了有50稿吧。

此外,在這個創作的過程中,還遇到了不少的難題。比如導演因為身體抱恙,臨時飛回英國治療,改為線上方式給大家排戲。同時,因為中外的創作理念和方式的不同,也導致不同矛盾的產生。所以,無論是創作階段,還是合成階段,大家都在一起磨合、協調,最后達到了彼此互融的狀態?,F階段,巡演已經正式開始了。我們仍在不斷地關注著觀眾來自線上線下的真實反饋,針對不足的地方也在實時做著調整,持續修改打磨。

圖片

這部劇讓您最為觸動的環節是哪一段?

胡大蓉: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段落和一段音樂,應該就是陽天和金烏兩人第一次見面,陽天看到金烏摘下面具,兩人卻要分離的場景。就像他們歌詞當中所唱的一樣,“我第一次看到你,卻是在分離時刻”的這種情感。這種情感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共通的,配合兩位演員的表演和舞美音效,我相信《你的翅膀》這首歌曲能夠打動很多人。

圖片

熱情和現場感不可替代

您覺得音樂劇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于婷婷:舞臺表演的每一幕,每一個演員的現場發揮,都會給觀眾帶來最直接的感受。觀眾在演員謝幕的時候,會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是讓我們最感動的。這種最直接的熱情和現場感,是不可替代的。

圖片

作為制作人,最想對觀眾說的話?

于婷婷:音樂劇《三星堆》從創作到現在,經歷了特別多不易。這也是我從業11年以來,做過的最難的一部劇。如果意志力不堅定,可能這個項目就堅持不下去了。太多太多的問題和困難,接踵而來,每一天都像在打怪一樣?,F在,我們把這部凝心聚力的作品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感悟和感動。

圖片

音樂劇《三星堆》

將繼續在濟南、北京、廈門、重慶、上海等地上演

邀您共同感受“考古現場”

夢回古蜀王朝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