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赫集團副總裁、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葛頎
新華網博鰲12月3日電(谷雨)2021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12月2-5日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期間,“擁抱數字變革 深化融合發展——2021博鰲數字經濟發展論壇”于3日舉行。論壇邀請各界嘉賓圍繞數字經濟相關話題深入交流,為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碰撞思想火花,攜手共擔數字時代責任,共促數字經濟繁榮健康發展。
會上,中赫集團副總裁、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葛頎表示,從數據來看,一個全連接的數字時代已然到來,全世界現在連接移動網絡當中的獨立用戶已經超過53億,連接到移動網絡當中的物聯網設備超過105億。這是從電力社會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大社會基礎設施,在移動網絡下面進入全連接數字時代。
葛頎表示,當下,中國數字產業化得到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占比非常高,同時產業數字化依然發展比較緩慢,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新時代,要考慮大帶寬覆蓋國土安全綠水青山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考慮低時延高可靠海量接入等數字化方面流量密度、投資密度、產業密度發展。
在“雙碳”大背景下,葛頎認為,在新時期,全數據就是新常態,每個產業和行業運營管理中,針對部分數據、碎片化數據、以及歷史性數據做企業數字化轉型明顯不夠,要充分理解供應鏈、利益相關者、氣候、二氧化碳、人口、產業、企業發展之間關系,用相關性最優解指導企業資源配置,還有行業發展目標確定。
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互深入融合發展的今天,以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項目為例,葛頎認為,數字社會跟實體世界融合需要錨點,其核心是端到端基礎設施改善,客戶體驗時延不能超過20毫秒,互聯網服務云測時延到5G接入跟終端100毫秒。廣義公域網絡同元宇宙混合的新一代互聯網還有很多挑戰。目前,暫時的網絡基礎設施能力無法做到泛在廣域空間里提供新一代互聯網體驗消費,可以打造LBSXmeta通過5G專網實現網絡接入層降低,以私有云部署方式,實現所有云端模型渲染和應用時延消耗。此外,通過數據中臺區塊鏈方式,在物理層面打造最優基于廣域網的元宇宙空間,可以在明年為北京市民創造全新數字商業文化空間,把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做成全世界數字經濟發展的亮麗名片。
2021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和半月談雜志社主辦,論壇探索數字轉型新機遇,綠色發展新路徑,共謀“十四五”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已經成為中國商界精英的年度思想盛宴和高端交流平臺,企業家云聚,在思辨互鑒中飛揚智慧,在分享合作中凝聚力量,在深入溝通中增進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