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靜:慈善法制化 公益事業行穩致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1/27 13:33:49
來源:新華網

徐靜靜:慈善法制化 公益事業行穩致遠

字體:

  新華網博鰲11月27日電(記者 趙延心)11月25日-28日,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在26日舉行的“善·行”2022中國汽車行業公益盛典上,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高級合伙人徐靜靜在作《公益慈善法律風險及應對》主題演講時認為,公益慈善事業至關重要,公益并不僅僅是簡單的“做好事”,更需要具備相關法律知識儲備和法律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在善行公益的路上越走越遠。

  徐靜靜說:“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頒布施行,為我們傳統慈善走向現代慈善和法治慈善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據,慈善法頒布之后,民政部、地方立法機構等機構出臺了配套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基本涵蓋了慈善組織認定登記、公開募捐、慈善信托、活動支出、信用管理、志愿服務、信息公開等方面。

  同時,徐靜靜通過案例做了進一步解釋說明。某企業在官方微博上面發布一則消息,稱該企業通過相關渠道捐贈物資數千萬,之后有部分網民質疑其捐贈真實性,但最后得到了受贈方的官方答復,確認了真實捐贈一事。

  針對此類情況,徐靜靜說:“這里有一個法律問題,就是承諾捐贈之后能不能反悔?按照《民法典》的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具有救災、扶貧等公益的贈與合同,這個就無權撤銷。我們再看一下《慈善法》的規定,按照慈善法規定,有兩類情況,如果捐贈人不交付捐贈財產,慈善機構有權起訴并且申請強制執行,一種捐贈屬于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第二種捐贈性質屬于公益性質,并且簽訂了書面合同。但是,畢竟這個捐贈是無償的,如果發生法定情況,如捐贈人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到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p>

  此外,關于捐贈的稅收優惠方面,徐靜靜認為需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要審查該社會組織是不是取得了公益性捐贈稅前抵扣資格。其次,很多企業捐贈的時候指定受益人,此時受益人不能是捐贈企業的利害關系人,這兩點都會影響企業是否能夠享受到稅收優惠。

  如今,伴隨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捐贈行為發生了較大改變,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30家較有影響的互聯網捐贈平臺公開募捐的善款已經達到了350億的規模,帶動捐贈人次超過了510億人次。對此,徐靜靜感慨道:“互聯網對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推動作用,也改變了公益慈善事業的格局?!?/p>

  為期四天的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通訊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承辦。作為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2022中國汽車行業公益盛典由意揚傳播集團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顒渝噙x出2022年度汽車行業“公益教育”“公益環?!薄肮鎰撔隆薄肮娴浞丁表椖績炐惆咐?,并通過優秀案例的分享,傳遞榜樣力量,弘揚公益精神,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中國公益事業蓬勃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楊洋】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