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博鰲11月27日電 11月25日-28日,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在27日舉行的2022中國金融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主要發達國家仍處于加息進程,國際金融市場震蕩,我國宏觀政策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強化跨周期與逆周期調節,持續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將其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共同推進經濟恢復發展。
連平認為,當前國內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持續落地將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等一系列積極因素將支持2023年的經濟恢復,但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因素依然存在。
他分析指出,國際經濟形勢預期不穩定性持續存在,地緣政治局勢復雜,主要發達國家持續大幅加息,需求受到很大抑制。主要國際組織也多次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明年全球經濟低迷預期強烈。今年6月,世界銀行將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3%下調至1.9%,認為全球經濟正危險地逼近衰退;9月,OECD稱全球經濟放緩程度超過預期,預計2022年僅為3%,對2023年的預期由此前的2.8%下調至2.2%;10月,IMF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2.9%下調至2.7%,認為經濟情況會顯著惡化。
“對此,積極的財政政策仍需堅持,持續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將其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共同推進經濟恢復發展?!边B平說,“鑒于我國政府債務水平和宏觀杠桿水平仍處在良好狀態,繼續推行較有力的積極財政政策具有可靠的基礎和條件?!?/p>
在他看來,貨幣政策宜保持穩健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政策目標的首位;同時堅持“以我為主”,堅定地做好內外平衡政策方面的安排和考量,最大限度降低外部負面因素對國內經濟的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為期四天的2022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通訊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承辦。作為論壇分論壇之一,2022中國金融新發展高峰論壇以“鑒啟新征程”為主題,邀請各界代表圍繞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相關議題深入討論,共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