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3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創造大會現場
新華網博鰲12月5日電(記者楊靜)12月2日至5日,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在4日舉辦的2023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創造大會上,到場嘉賓圍繞“聚力‘雙碳’實踐 引領綠色變革”主題,從不同角度闡述觀點,碰撞思想,尋找產業實踐低碳綠色發展過程中涌現的新模式、新技術、新作為。
新華網總裁申江嬰表示,我們深知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并非易事,正是這樣的挑戰激發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創新精神,也催發了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創造力量?!拔覀兿Mㄟ^分享成功案例和經驗,激發更多的創新思維,推動整個社會向更加綠色、美好的未來邁進?!?/p>
生態環境部原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生態環境部原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既是政治、經濟、法律、技術問題,也是文化問題,要把生態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統籌兼顧,整體推進,激發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內生動力。
科技創新助力綠色轉型
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
綠色轉型 創新驅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提出,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之下,未來的礦山可取消井下防爆電纜和架空線供電,引入儲能電動車和磁懸浮汽車等新技術,實現科技創新之下的低碳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面對“雙碳”和“雙控”的挑戰,必須制定技術對策。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提到了低碳處理技術的開發,包括水、大氣和土壤無污染過程的研發,以及高效低能耗的污染物處理技術。他還強調了新能源如氫能和核能的研發利用,以及廢氣能源環境材料的再生利用技術。
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毛宗強
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毛宗強認為,氣候治理逐步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關鍵領域,在“碳中和”目標下,以制氫環節為例,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主流制氫路線。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生態環境、產業環境和經濟環境差異大,增加了我國不同地域間制氫系統構建的復雜性,可借助AI實現氫能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書平
對于企業來說,科技創新同樣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書平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管理措施與科技創新相結合。通過優化工藝路線、智慧化管理等方式,可以實現節能降耗,降低碳排放。同時,新型污染物和廢棄物的減排也需要依賴科技創新。
雙碳實踐中的機遇與挑戰
對于不同行業的企業來說,在雙碳轉型的過程中, 需要探索各自適合的路徑。
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陳蘇
在國家“雙碳”目標引領下,傳統建筑業的生產方式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革。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陳蘇分享了轉型經驗:“今年9月,中建科技自主研發的CMC組合模塊建筑產品全球發布,開啟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工程量80%都是在工廠制造完成,可節省工期50%,減少人工60%,減少垃圾排放70%。中建科技將光伏發電、分布式儲能、直流電建筑、柔性控制系統4種技術整合,研發出光儲直流技術體系,使建筑變身為綠色發電廠。中建綠色產業園辦公樓,每年節約用電超過10萬度,減少碳排放超過47%,成為生態環境部低碳試點示范案例?!?/p>
圖為2023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創造大會圓桌對話環節。江西省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世平(左二)、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聯華(左三)、江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胡若蘭(右二)、北京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鴻志(右一)。
同樣來自于建筑行業,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聯華指出,建筑行業還應通過科技創新解決雙碳目標,包括在材料和機械制造方面進行創新。同時,他提到碳交易市場將對行業產生影響,通過資源合理配置,實現零碳,并使資本投入和市場達到最優條件。
江西省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世平詳細介紹了公司的降碳減碳項目實施情況。首先進行了燃耗方面的節能降碳改造,涉及從鍋爐工藝端到使用端的清潔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等多個方面。其次,對工藝技術進行了現代化數字化改造,以提高智慧化水平。最關鍵的是,公司對整個工藝的循環系統進行了雙擎改造,在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上穩步前行。
江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胡若蘭表示,企業在過去幾年一直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投資能源結構,以清潔煤電、水電、蓄能和風電為主,實現了內部的良好調整。她特別提到,企業在發電方面選擇高參數的清潔煤炭,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對在研的清潔煤電技術進行領航性的改造,使其具有調溫功能,更好地消納新能源。
據北京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鴻志的觀察,到2023年,“雙碳”目標已從比較高層面的頂層設計階段,進入到一個協同和循環的階段,社會和企業對“雙碳”工作的認識和行動發生了顯著變化。
低碳轉型離不開國際化合作
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轉型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世界各國紛紛制定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在此背景之下,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必然也要與國際社會建立有效合作。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展局局長陳葛松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展局局長陳葛松在大會上表示,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卑l揮國際組織獨特優勢,助力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p>
楊書平也提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爸行怒h境在哈薩克斯坦、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參建了數十項環保項目,為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中信環境將在未來繼續加強國際交流和項目合作,以推動全球綠色發展?!?/p>
本次大會以“聚力‘雙碳’實踐 引領綠色變革”為主題,由新華網主辦,貴州茅臺協辦,國家電網、中石化易捷支持?;顒蝇F場,發布了2023“雙碳”杰出貢獻案例、2023“雙碳”創新科技研發案例、2023“雙碳”創新產業探索案例。來自產學研媒各領域嘉賓共聚一堂,就碳達峰碳中和三年來的實踐、雙碳創新創造等話題分享經驗、交流啟示,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