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顧規?!凹铀俣取毕碌男戮駬?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5 10:20:31
來源:上海證券報

基金投顧規?!凹铀俣取毕碌男戮駬?/span>

字體:

  基金投顧的規模增長正在上演“加速度”。只不過,繁榮表象下,不同投顧組合的申贖圖景卻截然不同:一些曾讓投資者“深套”的組合,即便解套后業績攀升,仍難逃回本贖回“魔咒”;另一些以多元配置控波動、靠逆周期引導筑起信任的組合,卻憑穩健的持有體驗獲得新老資金的持續流入。

  當權益市場暖意漸濃,這個曾在展業初期憑借權益組合實現規模大增、又在波動中遭遇信任考驗的行業,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是重走“拼業績,沖規?!崩下?,還是選擇“控波動,重服務”新途?規模增長的背后,基金投顧的新抉擇,不僅關乎行業未來的模樣,更牽動千萬投資者的錢袋子與信任鏈。

  基金投顧申贖情況分化

  基金投顧的申贖格局正呈現分化態勢,用戶信任度成為關鍵的分水嶺。

  今年以來,不少在2021年高位買入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投資者,終于回本,同時產生較強的贖回動力?;鹜额檶用嫱瑯尤绱?,尤其是曾“深套”投資者的權益投顧組合。

  “眼看著組合收益持續創出年內新高,管理規模攀升,資金卻在慢慢流出,用戶贖回區間基本集中在投資收益-5%至5%?!睖夏郴鹜额欀骼砣说男那楹軓碗s,自2022年市場回落后,他們就開始提供跟投服務,幫助投資者低位定投,目前跟投者賬戶的盈利占比已達98%。但就在大家開始回本,且后續走勢預期向好的情況下,部分投資者就是“不信”,只想快點拿回本金。

  即便是今年基金投顧業績普遍上行,但拉長時間線來看,市場上仍存在一些銳度高、回撤大的投顧組合。比如,截至9月10日,某投顧組合近一年收益超80%,但成立以來的回撤卻大于50%。過往回撤的“痛感”,讓投資者對這類投顧維持了謹慎態度。

  另一些投顧主理人,感受則完全不同?!白罱夜芾淼慕M合被‘越漲越買’,可能因為這個組合配置全球各品類資產,回撤幅度可控,因此投資者的損失厭惡心理并不重?!币晃欢嘣Y產配置組合主理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

  有投顧用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分享道:“去年夏天開始,我開始‘試水’多元投顧組合,沒想到剛上車沒多久就遇上9月24日那波行情。我還記得投顧在去年10月8日發的消息,主要意思是提醒我別激動押注,要做好多資產配置?,F在回想起來,如果頭腦一熱沖進去,怕是要多經歷一些波動。后來我就乖乖按投顧的節奏跟投,每周收到‘發車’提醒,像領作業似的按時打款,收益一直很穩健?!?/p>

  此外,部分長期能帶來較好持有體驗的權益投顧組合,吸引力也在市場上漲過程中提升?!拔夜芾淼幕鹜额櫧M合每周都會‘發車’,這一兩個月以來,投資者的‘跟車金額’總體變多,參與的人數也增加了大約30%?!睖弦晃煌额櫂I內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

  投顧能否迎來“第二春”

  盡管申贖狀態不一,但憑借業績提振,一些基金投顧的規模仍實現了顯著擴張。隨著投資者信心提升,投顧能否復刻上一波市場行情時的規模增長?

  借鑒過往經驗,一些投顧機構正在改變。

  盈米基金平臺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公司旗下投顧服務資產規模已從去年末的400億元升至逾470億元。中歐財富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其基金投顧管理規模較去年末實現倍增。

  部分券商系基金投顧的“成績單”也不遑多讓。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華泰證券的基金投顧業務規模為210.37億元,較去年末的180.79億元增長16.36%;申萬宏源在半年報中透露,基金投顧業務規模較去年末增長超60%。

  基金投顧規??焖贁U張并非首次。2019年10月基金投顧試點啟幕,恰逢市場逐漸走強,彼時投顧機構的主要發力方向在權益組合上。部分投顧組合拼業績、沖規模,權益倉位幾乎打滿,營銷思路與權益類基金類似。隨著權益類基金凈值上漲,這類權益投顧快速“吸金”。

  基金投顧蜂擁布局權益組合,讓不少投資者買在了高點,這也是一些投顧機構過去幾年展業艱難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市場再次走強,基金投顧能否以更好的姿態迎來“第二春”?這就涉及一個問題:投顧究竟是提供適合用戶的投顧服務,還是換個形式賣基金?

  盈米東方金匠投顧團隊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我的投顧用戶中,有一位43歲的女士,她丈夫炒股虧了60%。他們找到我們后,我們分析了她丈夫虧損的原因,再結合她的家庭財務情況,制訂了全面的財務戰略和財務目標,以及應該如何堅守投資紀律、改善投資結果。最終他們同意減持一部分股票,試試基金投顧組合。半年后,她丈夫認可了投顧專業性,并將股票全換成基金投顧組合,整個家庭的財務和生活狀態也重新走上正軌?!?/p>

  “過往行業思路必須轉變,尤其是在市場上行的過程中。我們希望甄別需要‘投顧服務’的人群,以及他們的真實需求。投資者的信任來之不易,也需要維護,積少成多終會帶來正向循環?!币晃粯I內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行業新階段的“新抉擇”

  經歷洗禮、慢慢走向成熟的基金投顧,在這一輪市場回暖過程中,正在用行動做出“新抉擇”。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公募降費第三階段的推進,投顧“雙重收費”或退出歷史舞臺,未來盈利重點將回到投顧費上。唯有以用戶為核心,才可能在未來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一些基金投顧開始“拒絕”規模、引導逆向投資。以嘉實全明星精選組合為例,今年3月19日,該組合曾在天天基金上公開表示,考慮到市場政策預期變化及外部不確定性較大,將“發車”金額驟降至0.01元,等于和投資者說“別買”。隨后的4月7日,市場出現了波動。

  4月9日之后,該組合將“發車”金額在前一期基礎上加倍,升至2000元,且持續8期,幫投資者在低位積累“籌碼”。隨著市場不斷上行,其“發車”金額又在6月11日起回到1000元,避免走高過程中大量跟投導致收益攤薄。截至9月10日,該組合近一年來收益為46%,但若按發車節奏布局,或可獲得更好的持有體驗。

  華夏基金(財富)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行業越來越意識到,投顧組合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跑贏某一只基金或者賽道的表現,去追求“百米短跑冠軍”。而是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分散化投資降低波動率,提高客戶盈利概率從而改善持有體驗,成為“馬拉松長跑贏家”。

  政策層面也在引導行業回歸業務發展的“初心”。9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明確,基金銷售機構同時開展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的,應當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最優價格執行原則,對投資顧問業務形成的保有量,不得收取客戶維護費,切實防范利益沖突。

  盈米東方金匠投顧團隊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將推動投顧機構告別對銷售傭金的依賴,轉而依靠投顧服務本身的價值獲取收入。這會驅動投顧機構為客戶提供涵蓋家庭財務規劃、養老規劃、稅務規劃等在內的全方位資產配置建議,通過創造多元服務價值贏得客戶信任與付費認可,進而更聚焦于客戶賬戶的保值增值和滿意度提升,實現投顧收入與客戶利益的深度綁定。

  業內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市場走強下的基金投顧規模增長,是行業成熟之路上的試金石?;鹜额櫿谝钥酥埔幠UT惑、優化投資策略、匹配服務的新姿態,重塑投顧業務的核心價值。唯有如此,才可能打破過去“高位套人,弱市煎熬,回本贖回”的循環,從而在行業的新階段,實現投資者、投顧與基金管理人的三方共贏。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