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時代機緣,把握時代脈搏。近日,沉浸式高端訪談欄目《國緣·時代訪談》走進中鹽集團,與中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強進行了一場深度訪談。
在下集節目中,李耀強談到除了經濟責任外,國有企業更應重視政治責任與社會責任,他表示,踐行國家戰略、堅持人民至上,是央企的立身之本和底層邏輯。
順應時代潮流 把握市場趨勢
2017年1月,《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正式實施。經過7年的調整與發展,中國的鹽業企業和行業整體活力被激發,鹽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行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態勢。
然而在改革初期,鹽行業與企業也面臨諸多挑戰。例如,鹽業企業轉變經營機制需要時間,原有的專營毛利相當部分讓渡給下游經銷商和超市渠道,傳統食鹽批發企業效益呈現斷崖式下跌,一些企業面臨生存壓力。同時,大多數鹽業企業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來適應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不少企業盲目應對,為了搶占市場,大打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整體下降。
中鹽集團作為鹽行業唯一央企,以經營行業為己任,在鹽改初期帶頭穩定食鹽價格,旗幟鮮明地展現不打價格戰、引領行業有序競爭的堅定立場。同時,在發展戰略、產銷體系、商業模式、組織體制等方面開啟了一系列深層次變革,在保障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鹽業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的作用,積極創新行業價值,推動行業秩序得到根本重塑,企業經濟效益也實現了從2017年到2022年六連增。
李耀強表示,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通過科技創新,開發更多符合時代要求、廣受消費者青睞的新產品,企業才能贏得消費者信賴。鹽改以來,中鹽積極踐行“三品”戰略,推動食鹽市場健康發展。如今,消費者在市場中可挑選的食鹽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整個鹽行業的價值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捕捉消費習慣 抓住增長機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消費習慣的深刻變革,中國的電商迅速崛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捷、多樣的購物體驗,電商已成為主要銷售渠道。
中鹽集團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并主動探索電商模式下食鹽保供工作的新規律新策略。在2023年應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引起的食鹽搶購風潮中,中鹽科學分析形勢,改變傳統保供優先級,采取了“先保電商、再保商超”的策略,成功應對了短期內來自各地的大量網絡訂單,及時緩解了消費者恐慌情緒。在采訪中李耀強表示,由于電商發貨的庫存與消費者所在地區存在不一致,對區域庫存設置、物流效率提出了新的考驗。下一步將加大對電商渠道工作特點的研究和總結,系統性進行優化,提高產品庫存與物流體系的匹配度,更好地適應新的消費習慣和市場需要。
以行動詮釋擔當的真諦
“創新行業價值,服務民本民生,體現國家意志”是中鹽集團的三大主體功能。
不管是落實食鹽加碘國策,還是積極參加“健康中國”行動,大力推廣低鈉鹽,弘揚“健康科學用鹽”新理念,都是中鹽集團落實國家戰略、保障服務民生的具體行動,是中鹽的立業之基。李耀強說:“我們要把國家倡導的、要求的貫徹到中鹽的具體工作中,轉化成我們的行動和生產經營實效?!?/p>
由新華社品牌工程、新華網、國緣品牌聯合出品《國緣·時代訪談》以“探尋時代機緣”為宗旨,探尋各行各業緣緣相生、美美與共的故事。作為節目聯合出品方,國緣品牌以酒為媒,緣結天下,以緣為紐帶,與優秀企業深度對話。順應“國強緣盛”時代背景,國緣品牌用優質產品向世界展示中國品牌形象,相繼走進聯合國總部、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增強國家與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自2004年誕生起,國緣品牌積極傳播緣文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營銷之路,將中國酒文化、緣文化的“軟實力”,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硬支撐”和“新引擎”,展示中國品牌文化魅力,傳遞中國酒文化的厚重底蘊,為酒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張欣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