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 題:年終回顧丨2024年全國“菜籃子”產品供應穩健,基礎堅實
記者 李楠
作為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菜籃子”的穩定發展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餐桌安全與生活品質。春節將至,當下正值“菜籃子”產品消費旺季,也是設施生產的關鍵時期。
近日,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2024年,全國“菜籃子”產品生產穩定、供給充足、品種豐富,市場價格基本平穩,產品供應穩健,基礎堅實。
多項舉措確保農產品生產供應充足 市場價格平穩運行
在保障國家“菜籃子”方面,我國各地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通過多項舉措確保農產品生產供應充足,市場價格平穩運行。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2024年全國蔬菜生產保持穩定發展勢頭,12月下旬在田面積8000多萬畝、旬產量2100多萬噸,隨著北方設施蔬菜產量穩步增加,南方露地蔬菜大量上市,加之冬儲蔬菜數量充足,為即將到來的春節等消費高峰做好了充分準備。
近日,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西郊國際市場場景
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光集透露,2024年,該集團的蔬菜成交量達到279.54萬噸,相較于去年的266.47萬噸,增加了13.07萬噸,增幅為4.90%。同時,豬肉成交量也呈現穩步增長,共計成交3076484頭,比去年同期的2978920.5頭增加了97563.5頭,增幅為3.28%。此外,水果和水產成交量也分別實現了2.60%和0.73%的增長。
2024年12月27日凌晨5點,山東濰坊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第2交易大廳內燈火通明,經銷商、采購商正在交易農產品。
在山東濰坊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每天高達約6000噸的蔬菜交易量彰顯了其在全國蔬菜供應中的重要性。該物流園通過與全國各大蔬菜產地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確保了蔬菜種類的多樣性和供應的穩定性,滿足了消費者對蔬菜的多樣化需求。
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公司執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劉凱介紹,“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和技術研發,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為客戶創造了更大的價值。該公司在內蒙古和山西等地建立的高產優質示范基地,有效提升了當地種植戶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展現了農業產業升級的巨大潛力?!?/p>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與花卉研究所成果轉化處李衍素指出,“當前國內蔬菜產銷形勢良好,各地蔬菜均已進入盛產或采摘階段,市場供應充足?!睆哪媳备鞯氐氖卟松a供應情況到批發市場的穩定運營,再到各地農業企業的積極備戰和科技創新的推動力量,我國“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正得到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
產業發展穩重中有序 科技創新助力“菜籃子”穩產保供能力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生豬產能有序調控,2024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80萬頭,生豬養殖業穩步發展。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7044萬噸、同比增長1%,牛奶產量2902萬噸、與去年相比持平略降,禽蛋產量2642萬噸、同比增長3.5%。1月至11月,國內水產品總產量6390萬噸,同比增長4.02%。
談及“菜籃子”產品中肉的消費情況,世界肉類協會協會副主席、中國肉類協會會長陳偉分析,“2024年我國肉類產量穩中有增,結構優化,進口減少、出口增加,價格變化,肉類消費穩中有降?!?陳偉說,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7044萬噸,同比增長1%。如果全年保持這一增速,則2024年豬牛羊禽肉產量為9746萬噸,比上年增加105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種業創新在維護“菜籃子”穩產保供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壽光蔬菜基地為例,其通過持續的種業創新和實踐,顯著提升了國產蔬菜種子的市場占有率,進而對穩定蔬菜價格產生了積極影響。種業方面,持續出臺新品種研發、種子加工、品種繁育等方面扶持政策,連續成功舉辦21屆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推選出1179個推薦品種向市場推廣,國產蔬菜種子市場占有率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
大北農集團董事、總裁宋維平研究員說,作為農業科技領軍者之一,大北農不僅專注種子研發與創新,更致力于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2024 年,在內蒙地區推廣種植生物育種大豆20余萬畝,其中“脈育 526”測產達到 685.4 斤/畝(實測 13.8 畝)。未來,大北農將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種業技術創新,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種子集團總經理助理張曉強表示,通過持續不斷的科研投入和企科合作,他們已成功實現了AT1、HI-Edit等兩項全球首創的技術突破,并開發了四個研育數字化系統,正在構建一套完善的基因產業化驗證網絡。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已經獲得了政府的高度認可,也獲得了行業和市場的積極反饋。
2024年12月,國家作物種質庫科研人員正在批量檢測作物種質資源的脂肪氧化酶活性,為培育耐貯藏品種提供優異種源。
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從優化種植結構、提升種子質量,到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其作用日益凸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郭剛剛強調,科研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對農業科技發展極為重要,可加速科技成果應用,提升產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優勢。他鼓勵種業企業摒棄局限思維,擁抱全球化視角,以更廣闊的視野和靈活的戰略布局,推動農業科技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中國農業科技全球影響力。
“菜籃子”產品總體合格率達98% 食品、農資供應穩定筑牢農產品安全防線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對全國31個省份的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菜籃子”產品進行的抽檢結果顯示,總體合格率達98%。在這一背景下,各地和相關協會、企業也在積極采取措施,進一步保障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
壽光市作為蔬菜之鄉,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通過大量的抽檢工作確保蔬菜質量,累計抽檢蔬菜樣品達到25.7萬余批次,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同時,該市還開展了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檢查生產企業、農資門店、種植基地等,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此外,通過組織涉農生產經營主體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技能水平。
“持續推動優質肉類產品的生產與供給,完善肉類標準體系構建與推廣?!标悅ソㄗh,加大產業科技創新與應用,全面提升全產業鏈供應鏈的質量效益,提振市場信心;從育種、飼料、養殖、屠宰、加工、物流、銷售等環節制定并組織實施科學系統的標準,通過全產業鏈協同,提質增效,實現行業整體標準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臨近春節,為確保生產的連續性和訂單發貨不受影響,中糧福臨門全力供應國內米面糧油市場。
福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臨門多年來都將年節保供應作為品牌責任,實時關注市場供應變化,全面部署產能計劃,確保生產的連續性和訂單發貨不受影響,全力供應國內米面糧油市場需求。
1月6日,在益海嘉里金龍魚上海生產基地包裝車間,正在運行的食用油生產線。
益海嘉里金龍魚資深總監涂長明表示,未來,將持續傾聽消費者聲音,不斷升級產品,以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健康、綠色、高品質食用油日益增長的需求。
農資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石,其穩定供應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在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大背景下,農資產品的穩產保供顯得尤為關鍵。只有確保農資的充足供應和高效利用,才能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進而保障農產品的穩定產出和供應。
2024年12月28日,從新洋豐江西瑞昌基地自有碼頭發貨至湖北省荊州市朱家灣碼頭的2000多噸復合肥安全到港。
在農資產品穩產保供方面,新洋豐執行總裁楊磊表示,春節期間將保持全國各生產基地肥料生產線的穩定運行,通過加強生產調度、原料采購管理以及優化物流運輸等方式,確保肥料產品的供應穩定。同時,新洋豐還加大市場推廣和服務力度,提供精準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滿足農戶的多樣化需求。
2024年12月25日,六國化工水溶肥倉庫,工人整車裝運水溶肥作業。
臨近年關,為確保冬儲穩產保供做了充分準備,安徽省重點化肥生產企業之一六國化工也提前制定了詳盡的生產、儲運和銷售策略。六國化工副總經理俞云介紹,要求供應部門要精心組織原料采購,確保不影響生產;生產部門要合理安排生產,保證春耕化肥生產;銷售部門要做好全國各市場的銷售計劃;物流部門要協調好各方勞務單位,確保物流暢通,優先安排春耕化肥的發運。另外,通過加強與各地農資經銷商的合作及大數據分析,精準預測各地區需求,及時調配資源,確保穩定供應,避免因生產延誤導致的缺貨。
在行業規范方面,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會長修學峰表示,2024年協會向全社會發布了《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指南(試行)》。該指南旨將通過無害化處理降低水溶性磷、氟等關鍵指標,減少環境風險,實現磷石膏的安全環保貯存,規范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產品和應用場景的原料安全。部分磷石膏主要產生省份也以此標準為依據,規范了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的相關考核要求,推動了磷石膏的綜合利用。
修學峰提出,2025年協會的工作重點將包括:加強市場監測與分析,協調主要原料保供等措施,確保完成磷復肥保供穩價任務;引領技術創新,完善綠色發展標準體系,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工作;創新服務模式機制,推進部分產業向服務型產業轉型;踐行“一帶一路”,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