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丨“一根絲”牽起發展新動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8 22:06:49
來源:新華網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一根絲”牽起發展新動能

字體:

  新華社長春7月18日電 題:“一根絲”牽起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任軍、張博宇、黃雨寒

  只有頭發絲十分之一那么粗,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盎盍χ袊{研行”記者們到吉林省吉林市采訪時,被碳纖維這種神奇的黑色絲線所吸引。

  “看!這就是被譽為‘黑色黃金’的碳纖維,一束50K的碳纖維,能拉動一頭牛!”在吉林化纖集團展廳內,副總經理孫小君指著不同碳絲密度的碳纖維樣品介紹起來。

  “3K意味著每束含3000根碳絲,這么多根小絲線同時發力,能夠發揮出強大的致密性?!睂O小君說。

  這種纖細堅韌的材料,已在許多領域大展身手。展廳內,不僅有碳纖維制成的滑雪板、網球拍、釣魚竿、自行車等戶外用品,還有風電葉片、無人機螺旋槳葉片、汽車引擎蓋等工業品。

 7月16日,在吉林化纖集團復材體育休閑裝備產業園展出的碳纖維一體成型自行車車輪。新華社記者 郭潔宇 攝

  “這輛自行車太輕了!騎起來很順暢!”現場體驗的記者感嘆道。這輛碳纖維自行車不到7公斤,記者用一只手就能輕松舉起。

  輕盈堅固、剛韌十足的碳纖維是如何制成的?在碳化車間,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只見一束束白色碳纖維原絲,經過氧化、碳化、烘干等工序,通過400多米長的自動化生產線后,成為烏黑發亮的碳絲,纏繞在滾筒型裝置上。

  “經過近20年的探索,我們研發了濕法、干噴濕法兩種碳纖維原絲制備專利技術,擁有全球效率領先的原絲生產線、碳化生產線?!睂O小君說,集團上半年碳纖維銷量超過2.5萬噸,同比增長65%,全年預計超過5.6萬噸。

  這樣的成績,老一輩吉纖人根本不敢想象。

  “我國碳纖維一度大量依賴進口,很多時候有錢也買不到產品。我們下定決心從零到一進行研發?!奔只w集團黨委副書記王宏回憶道,集團于2006年成立碳纖維研發團隊,用傳統化纖產品賺到的錢補貼碳纖維研發,耗時數年終于突破技術難關,2012年實現國產碳纖維原絲規?;a。

  隨著碳纖維產業鏈不斷延伸,目前復材制品板塊占集團碳纖維收入比重已達45%。在拳頭產品中,風電葉片主梁碳板國內市占率95%;無人機結構件占據了國內市場“過半江山”;碳纖維滑雪板上個雪季在北大湖滑雪場正式亮相后迅速打開市場。

  “低空經濟、風電、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碳纖維的需求?!睂O小君說,集團正開足馬力生產,碳絲明年有望達到年產能7萬噸的目標。

 7月16日,在吉林化纖集團產品展示館內展示的碳纖維材料運動器材。新華社記者 張博宇 攝

  性能接近蠶絲的人造絲被織入昂貴的香云紗,柔軟抗菌的竹纖維成為不少內衣面料首選,“華絨纖維”用于法蘭絨等材質衣物……碳纖維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的同時,人造絲、竹纖維、腈綸纖維等集團老產品也不斷進化。

  “嗡——”在年產3.5萬噸生物質新型人造絲項目的產線上,銀色絲線如瀑布般流淌,機械臂一次輕松抓取12個絲筒,精準放至全自動生產線上,經洗滌、烘干、分級、包裝等流程。整個過程全部自動化。

  工作人員介紹,吉林化纖人造絲已占全球產能的34%,腈綸纖維占全球產能的40%,竹纖維占全球產能的90%。

 7月16日,在吉林化纖集團人造絲生產車間,機械臂碼放成品絲筒。新華社記者 郭潔宇 攝

  “60多年前,東北缺少棉花,吉林化纖生產名為粘膠短纖維的‘人造棉’,幫助東北人民解決穿衣問題。如今碳纖維登上工業大舞臺,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這是國企擔當的一脈相承?!蓖鹾暾f。

  做長“小絲線”,做強“大產業”。一根絲的“破繭”之路,或許正藏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密碼。

  放眼全省,今年一季度,吉林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4.4%,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創新活力加速涌動,產業基礎不斷夯實。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