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襲裙褂,一段芳華。位于香港彌敦道的百年裙褂老字號冠南華內,掛滿各種樣式的嫁衣,一位老師傅正戴著眼鏡一針一線地刺繡,一只色澤飽滿的鳳凰栩栩如生,另一位則拿著把尺和剪刀度量后裁減。午后無客,店里靜得很。
圖為師傅為女士整理裙褂。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師傅將剪裁好的布料翻轉過來,這是一件新娘裙褂的前襟,嚴密的針線繡出立體的龍鳳、祥云。冠南華公司中式部主管黎翠玲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樣一件嫁衣,要由頂級刺繡師傅手工刺繡,遵循300多道工序,耗時數月才能獨立完成。
為確保每一件裙褂的圖案對稱而流暢,龍鳳花鳥的彩線與金銀線數十年如一日,“刺繡必須由同一人完成,且師傅手上不能有汗,否則令金銀線氧化變色?!崩璐淞嵴f。
女孩穿“龍鳳裙褂”出嫁是廣東至香港一帶的傳統,這背后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幾百年前有一位大臣梁儲,曾經抱著年幼的小皇子上殿登基,小皇帝長大后,對梁儲十分尊敬,甚至在梁儲女兒出嫁時,御賜她“龍鳳裙褂”。由于梁儲是廣東順德人,龍鳳裙褂自此便在廣東流行起來。
冠南華公司中式部主管黎翠玲介紹新娘裙褂有褂皇、褂后、大五福、小五福等多種款式。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黎翠玲介紹,新娘裙褂有褂皇、褂后、大五福、小五福等多種款式,繡有龍鳳、鴛鴦、花草等寓意吉祥的圖案,部分褂更在襟前中央部分繡有兩條彩帶,稱為“子孫帶”,即子孫滿堂之意。而搭配裙褂的配飾亦有講究,如龍鳳手鐲、古風扇等,“拿著一把扇子在手里,是應了廣東話‘有嘢揸手’,即有錢的意思?!崩璐淞岜硎?。
然而抵擋不住西式婚紗的潮流,傳統龍鳳裙褂樣式被新潮的年輕人視為“落伍”,也曾一度式微?!澳贻p的新娘不太喜歡傳統寬大的裙褂,覺得過時?!庇谑枪谀先A也嘗試通過顏色、搭配、剪裁等,將傳統裙褂改良,使之契合年輕人的喜好。
轉機出現在2009年,香港樂壇“天后”楊千嬅來到冠南華挑選婚服?!澳菚r候很少有明星會穿這種中式傳統裙褂出嫁?!崩璐淞嵊浀?,對于裙褂認識不多的楊千嬅原本想挑選一件紅色嫁衣,“我們給她介紹了很多裙褂種類,包括后來她穿上的那套彩色褂皇,她才知道原來這才叫矜貴?!?/p>
香港彌敦道的百年裙褂老字號冠南華內,掛滿各種樣式的嫁衣。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穿上褂皇的楊千嬅驚艷四座,剪裁修飾身材,為她平添了幾分古典溫婉之韻。那之后,彩色褂皇迅速流行起來,訂單一時急增,當中亦不乏來自海外華人的訂單。
疫情反復下冠南華生意不跌反升,限制聚集等社交距離措施的收緊,令不少人舉辦婚禮時能簡則簡,但向長輩斟茶環節仍為重頭戲,“穿上傳統中式裙褂去斟茶,會多一些氣氛?!崩璐淞岱治?,這是越來越多人青睞中式禮服的原因之一。
受限于疫情,海外訂單難度倍增,有一位新加坡女孩訂制一套新娘裙褂,對刺繡設計提出諸多想法,但無法親自飛來香港。于是黎翠玲形容“幾乎將整間工廠都搬到電話線上”,兩人全程通過電話溝通,確定樣式,勾勒出草圖,再反復修改。一眾師傅緊趕慢趕終于在她婚禮前三天將裙褂寄到新加坡,“她才第一次見到裙褂,也很滿意?!?/p>
黎翠玲享受這種參與新人籌辦婚禮的過程,“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悅?!边@一工作特殊之處就在于,它不像時裝,今日這件不適合明日再穿另一套,“一生人只有這一次,我們要很嚴謹,想辦法讓客人拿到最滿意的婚服,希望他們有一個圓滿的婚禮?!?/p>
關于中式裙褂如何傳承中華文化的大道理,黎翠玲講不出太多,她只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去表達:“裙褂是屬于中國人的嫁衣,穿上它,就立刻有一種喜慶的感覺。穿上裙褂出嫁,才是很正統的儀式,不要讓它失傳了?!毖哉Z之間,皆是對這種蘊含著傳統藝術的服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