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洛哥,足球是什么?

文/《環球》雜志記者 霍晶 趙一寧(發自拉巴特)
編輯/黃紅華
卡薩布蘭卡的晴空白云下,蔚藍色的大西洋更顯一碧萬頃。波濤撞在礁石上,化為片片碎玉;哈桑二世清真寺華麗莊嚴的宣禮塔旁,海鷗結群盤旋;不遠處,游人在復刻電影《北非諜影》場景的里克咖啡館門口流連、打卡留念。人們常把卡薩布蘭卡這座“白色之城”親昵地稱呼為“大西洋新娘”:它洋溢著海的浪漫,也充滿獨屬于阿拉伯人的那份神秘、美麗、優雅,令人難忘。
而這位“新娘”,也有與足球相關的熱情如火的一面。在一個聯賽比賽日,《環球》雜志記者來到卡薩布蘭卡的老城區,隨處可見與足球有關的符號:卡薩布蘭卡維達德俱樂部紅白相間的隊旗在頭頂飄揚;曲折的小巷里,黑、紅和白三色助威涂鴉筆觸粗獷、充滿張力。很多維達德球迷“全副武裝”,或著球衣或戴圍巾,有的是一家老小全體出動,準備去現場助威。老城里,洋溢著一種大戰在即的緊張和激動。
“純粹”的摩洛哥足球
初來摩洛哥,如果你還碰巧穿著摩洛哥球衣,而且會用“迪瑪馬格里布”(Dima Maghreb,音譯自阿拉伯語,意為“永遠支持摩洛哥”)跟摩洛哥朋友寒暄,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掌握了快速融入摩洛哥的“通關密碼”。
走在摩洛哥的街頭,你總有機會看到兩個畫面:一種是小貓咪在街頭巷尾花式賣萌,另一種就是有人在踢球。他們中既有學童,也有白發蒼蒼的老人。球場可以是海灘,也可以是老城的一條巷子,還可以是橡樹林中的一片空地。對摩洛哥人來說,足球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摩洛哥足球的“純粹”還有很多其他表現,比如,街頭隨處可見穿著各式各樣俱樂部和國家隊球衣的青少年;在體育用品商店里,永遠是摩洛哥國家隊的球衣最受歡迎;咖啡館的電視,多半在播放足球比賽。如果比賽足夠精彩,外賣小哥和出租車司機都會停下奔忙的腳步,駐足觀賽。一場摩洛哥國家隊的勝利,足以讓深夜的城市街頭擠滿慶祝的人群。
在不久前結束的2025國際足聯U20男足世界杯賽事中,賽前并不被看好的摩洛哥U20國家隊“一黑到底”,奪得了本屆賽事的冠軍,正值深夜的拉巴特街頭瞬間成了歡慶的海洋。人們用唱歌、舞蹈和焰火慶祝勝利。一些乘車人從天窗探出頭,或者干脆坐在車頂,用力揮舞著摩洛哥國旗和摩洛哥國家隊的圍巾。記者看到一只小狗趴在車窗邊,眼里寫滿好奇。歡呼聲和汽笛聲不絕于耳,人們久久不愿散去。
摩洛哥足球的興起,與本國反殖民運動密不可分。以成立于1937年的維達德俱樂部為例,它的誕生和摩洛哥民眾同法國殖民者就爭奪更多卡薩布蘭卡海濱游泳池使用權進行水球運動有關??梢哉f,足球見證了摩洛哥的奮起與獨立,承載著這個北非國家的激情與熱烈。在首都拉巴特的老城里,《環球》雜志記者就曾經看到一家店鋪門上張貼著1976年首度奪得非洲杯的那支摩洛哥國家隊隊員的照片。摩洛哥老百姓對本國足球不僅愛得深沉,而且愛得綿長。
新的“國家名片”
近年來,隨著2022年摩洛哥國家足球隊歷史性躋身卡塔爾世界杯四強,加上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摩洛哥國奧隊勇奪銅牌,以及這次“阿特拉斯小獅子”們捧回U20男足世界杯冠軍,足球已經成為摩洛哥的一張耀眼的“國家名片”。
這張名片熠熠生輝,與摩洛哥足協積極延攬旅歐摩洛哥裔青年才俊密不可分,更與其長期規劃和注重青訓有關。在與首都拉巴特隔河相望的塞拉,坐落著穆罕默德六世足球學院。這座揭幕于2009年的學院以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命名,占地2.5平方公里,除了有多塊球場,醫療、食堂、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有天賦的孩子都有機會在學院里接受免費訓練,并被保障食宿。從這里走出了多名摩洛哥國腳,包括在今年U20世界杯決賽中獨中兩元的“明日之星”扎比里。強大的“造血機能”,培養了一批兼具出色個人能力和優秀戰術素養的青年球員,為摩洛哥足球的崛起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以主辦2025年非洲國家杯和參與主辦2030年男足世界杯為契機,摩洛哥正在推進包括體育場館大規模翻修和高鐵二期工程在內的龐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除了翻修現有的6個場館,摩洛哥還打算在卡薩布蘭卡附近建設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足球場,據稱觀眾席容量將達到11.5萬人。盡管大規?;ㄒ惨l了民眾對公共資源被擠占的不滿,但摩洛哥人對足球的熱情一如既往。當U20國家隊載譽回國,拉巴特市民依舊全城出動,迎接英雄歸來。畢竟,足球如今已成為這個北非國家寄予厚望的發展引擎。
對摩洛哥人而言,清甜的薄荷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而足球就像薄荷茶,也是摩洛哥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它帶給大家一抹名叫勝利的甜蜜,也承載著一個國家通向更好未來的希望和憧憬。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