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嚴昌筠剛剛參加工作,就加入了企業團委的志愿者服務隊,從此踏上了公益之路。24年來,他就像一塊“愛心磁鐵”,以個人影響力吸引2800多人加入志愿服務行列,帶領多個公益組織扶貧濟弱。
2006年3月4日,嚴昌筠和同事發起并注冊了湖北省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荊門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他既是荊門義工聯的靈魂舵手,也是各項活動的骨干。他直接參與的公益活動達360余次,個人志愿工時達9200小時;影響、號召各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建立起105支志愿者隊伍,帶領義工隊伍踏遍荊門66個社區和100多個村組,組織各類公益活動800余次,幫助困難群眾5萬余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時,嚴昌筠帶領團隊,募集了價值1000多萬元的物資,其中口罩28萬多只,呼吸機、血氧儀等醫療儀器500多臺,核酸檢測盒2000多個。他還帶領團隊承接海外捐贈物資第三方監管的工作,參與督導海外捐贈物資達4000多萬件。
荊門市多個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出,鄉村發展面臨空心化、老齡化困境,土地撂荒現象日益嚴重,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發展,成為鄉村振興面臨的最大難題。面對鄉村振興的空心化、老齡化困境,嚴昌筠帶領荊門市義工聯多方鏈接社會資源,利用農戶的撂荒地,建立生態種養殖助農示范基地,開展生態富硒稻米種植和家禽養殖,幫助荊門市麻城鎮麻城村、牌樓鎮長興村、團林鎮陳集村的農戶增收。項目開創了“三方合作、兩頭在外”的合作扶貧新模式——由專家提供技術指導,義工聯志愿者提供人力,農戶提供豐富的土地和山林資源,協助義工進行生態種養殖基地的日常管理,義工聯提供種養投入并包銷產品。項目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并入圍國家鄉村振興局2021年鄉村振興志愿者幫扶案例60強。
“為自己活著是單調的,只有為別人活著,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活著,生命才會豐富多彩?!眹啦迣⒏赣H的教誨銘記于心,并在公益事業中努力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