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士兵的肩頭能扛起多少擔當?
朱言春用他入伍以來26年的人生作了回答:家、國和天下。
入伍報國,朱言春參加了數次抗洪救災、暴雪搶險,在危難時刻舍生忘死救起79名受困群眾,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非洲維和,朱言春在利比里亞未盡的戰火和硝煙里,頂著高溫、扛過高燒,在不時響起的槍聲中持槍作業,協助架設鋼橋3座,搶修裝備30多臺部。
轉業回家,朱言春主動請纓從連云港市灌南縣城管綜合執法大隊調到“最臟最累最苦”的垃圾填埋場工作,連續8年在萬家團圓的除夕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入伍從軍,朱言春有幸成為駐遼寧撫順的原沈陽軍區“雷鋒團”中一員;有了“雷鋒團”的鍛煉,朱言春得以成長為有家國擔當和鋼鐵意志的鐵血軍人;退伍永不褪色,朱言春不言苦累扛起環衛職責,還把雷鋒精神帶回了家鄉。
為了讓雷鋒精神在灌南大地蔚然成風,2013年7月,朱言春牽頭成立了“螺絲釘志愿者服務中心”,主要由沈陽軍區雷鋒團連云港灌南籍退伍軍人組成。這支雷鋒精神種子團隊創新網絡公益模式,先后為孤寡老人、單親家庭、退役老兵等捐款捐物數十萬元,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等學雷鋒做好事500多起。借助“互聯網+”優勢,幫助職工網上尋找就業途徑、開展線上+線下技能培訓800余次,赴學校開展國防課堂講座、入伍思想教育一百余次。朱言春說:“不管到什么時候,我都不會忘記我是雷鋒團的一名戰士,是雷鋒精神的傳人,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去影響更多的人?!?/p>
2022年1月,朱言春又有了新身份,他被灌南縣委組織部選派到堆溝港鎮新北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他在村里廣泛開展“文明實踐、志愿先行”志愿服務活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新動力,奮力譜寫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帶領百姓走上致富之路。(推薦單位: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