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學念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他練籃球已有近12年。2021年他系著紅圍裙幫母親看守雜貨店,當天室外氣溫只有約3℃,為了驅寒,他在雜貨店旁的空地上練起了運球,動作連貫、嫻熟,結果因為地面濕滑不慎滑倒,這一幕被他的朋友用手機錄了下來。
石學念覺得自己滑倒的樣子有些搞笑,便把這個視頻發到了短視頻平臺上。意外的是,這個視頻走紅網絡,石學念系著圍裙運球一幕觸動無數網友,“身上穿的是生活,手上打的是夢想”,被網友們稱為“擺攤的籃球少年”。石學念就這樣站在了聚光燈下,曝光量增加后,他開始接到各種比賽和活動的邀請,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機會。
沒有多少人真的了解這個年輕人。盡管只有一米六幾的個頭,但他也曾認真暢想職業籃球的舞臺,并且為此付出超越大多數人想象的努力。
在黔東南,鄉村籃球氛圍濃厚。村與村之間,經常舉辦籃球比賽?!昂芏嗔呤畾q的老人,經常自己帶個小凳子,坐在旁邊從早看到晚”。村子里少數民族多,比賽辦得也頗具民族風情,“前幾名要想拿到獎金,得先喝牛角酒,排名越靠前喝得越多,喝完才能拿?!?/p>
石學念的籃球夢就啟蒙于鄉村籃球。條件談不上有多好,自家搭建的簡易球場,跟專業不沾邊的球鞋,“就是瞎玩兒”。但石學念玩得認真,練得刻苦。到了初一,學校老師建議,可以送出去培養一下。
因為籃球,石學念第一次見到了外面的世界。父親多方打聽,將他送往湖南懷化一處籃球訓練營。6000多塊的投入,是父親將近兩個月的收入。培養孩子,家里舍得。送到學校,父母走了,留著10來歲的石學念獨自前行。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熱愛籃球就要分享籃球。從高二開始,每年暑假,石學念都在家鄉辦訓練營,免費教更小的孩子們打球。訓練營的場地是學校的,多的時候能有20多人,大多來自相鄰的寨子,“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從外面學來的本領,教給更多人?!爆F在,石學念仍然行走在籃球的道路上,他將許多孩子的籃球夢拾起來,幫助他們。石學念在家鄉榕江縣開設了籃球訓練營并擔任榕江縣的籃球人才培育顧問。石學念創新提出了籃球訓練方式,并結合貴州的特點,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訓練方式和計劃。除此以外,石學念還利用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來助力家鄉宣傳,幫助帶動家鄉產業事業的發展。(共青團貴州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