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衡水市桃城區路北街道昊和沁園小區,墻壁上“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鄰里相親,守望相助”16個大字,生動詮釋了沁園社區的最美愿景。
社區環境優美宜居,傳統文化展牌隨處可見,社區食堂、居民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群眾服務場所齊全,節假日多彩文化活動接連不斷,居民團結友愛、和諧相處、文明相親……如今,這一美麗愿景正在道德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推動下,不斷照進現實。
以德聚情 多彩文化活動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力”
在沁園社區居民活動中心的展示墻上,展示著一張張群眾文化活動的照片?!罢沁@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拉近了小區居民的距離,加深了鄰里情?!焙馑跣纳绻へ撠熑送踅鹦泐H有感觸地說。
為了營造鄰里鄉親、守望相助的和諧社區氛圍,初心社工在昊和沁園小區內精心設計籌劃并組織開展了“粽香滿園迎端午 鄰里共話幸福時”活動?;顒映跗?,社區的孩子們滿懷熱情地敲開一戶戶居民的家門,收集起百家之米,每一粒米兜凝聚著鄰里的深情厚誼,一場充滿愛與歡樂的端午溫情盛宴進一步拉近了鄰里距離。
相比農村,社區里都是被鋼筋水泥樓房隔開的一家一戶,平日里陌生得很。只有拉近大家的距離,居民的關系才能更和諧、更溫馨,不僅如此,昊和沁園每年還要舉辦中秋百家宴活動,將鄰里一戶戶聚集在一起,各家端出一盤自家的拿手好菜,湊齊一桌桌節日佳肴,共慶團圓節日。
百家宴,宴百家,品出“幸福味”;豆米集,集“福氣”,傳遞脈脈溫情。這些正是昊和沁園小區通過多彩傳統文化活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激發居民內生動力的一個個剪影。
以活動聚人氣,以道德聚人情。近年來,昊和沁園小區致力于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與創新,充分依托中華傳統文化節日等節點,創新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端午節的“粽香滿園迎端午”、中秋節“百家宴”、重陽節“敬老宴”等活動,讓居民在參與中感受文化魅力,在活動中,凝聚“小家”為“大家”,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時,讓居民們感受到小區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不斷強化居民的道德規范和社會責任感,營造出鄰里相親、守望相助的和諧氛圍。
沁園社區初心社工志愿者為社區老人包粽子
以德聚力 黨建引領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這幾天忙得很,我們正在為國慶節的社區慶?;顒舆M行彩排……”9月12日一大早,昊和沁園小區鄰里理事會會長王志勇就急匆匆地趕到居民活動中心,說起眼下的工作,王志勇話里透著興奮。
今年62歲的王志勇,是一名老黨員。2018年,他從村干部崗位上退下來,搬到昊和沁園安享晚年?!耙郧稗r村舉辦紅白喜事,村里都有幫襯的人,可社區里大都是一家一戶,彼此關系疏遠,遇到紅白事兒,找人幫忙就犯難!”一次,王志勇在昊和沁園小區與榕和物業總經理聊起此事,二人一拍即合。有著多年基層管理經驗的王志勇,便帶領其他幾名志愿者組成紅白理事會。自此,小區里無論誰家辦紅白事兒,便都少不了王志勇和紅白理事會的忙碌。在紅白理事會的服務下,昊和沁園小區新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記者了解到,像王志勇這樣的熱心居民在昊和沁園小區數不勝數。如熱愛生活、無私幫助小區居民調解糾紛的“幫大姐”曹會芹,如熱心幫鄰、義務維修的“維修大爺”梁立升,如五年初心不改、弘揚傳統文化的“義工講師”王素想……他們用凡人善舉詮釋著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以厚德流光傳遞著鄰里溫情。
以道德力量凝聚群眾合力,如今,昊和沁園小區先后成立了公德典范推選委員會、新鄉賢群英會、黨員志愿先鋒隊、志愿服務隊等居民自治服務組織。在道德新風吹拂下,越來越多的居民自覺成為志愿服務的參與者和倡導者。志愿者人數達到500余人,黨員先鋒志愿者達到50余人。
為優化提升物業服務品質,昊和沁園小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了初心社工,實現了物業、業主、社會組織等各類社會力量和諧、有序參與社區治理。此外,小區還聘請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劉顯富,組建了紅色光影放映隊,進一步推廣愛國主義教育,邀請河北省道德模范史振平指導提升小區志愿服務工作。
為豐富道德實踐活動,創新社區治理載體,昊和沁園小區設立了“積分銀行”,完善道德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居民參加志愿服務的同時,按照居民志愿服務內容給予積分獎勵,居民可以通過積分兌換服務或者活動參與機會,讓“有德者有得”。
以德立身,成風化人。如今的昊和沁園,人人爭做正能量發光體,處處閃耀“志愿紅”。
以德筑渠 精準服務“一老一小”提升基層治理溫度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12月10日,在昊和沁園小區居民活動中心,一堂精彩的合唱課正在進行。在小區的合唱指導志愿者蘇鳳君的動情指揮領唱下,30多名老人正盡情地和著伴奏拍著手唱著,氣氛活躍而溫馨。
“我每天都會準時到這里來唱歌,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鄰居,感謝小區為我們老年人提供這樣的休閑娛樂環境?!本用裢踅鹬πχf。像她一樣,昊和沁園的老人們可以每天來這里上公益課,太極、合唱、模特、朗誦、書法……多彩興趣公益課堂讓小區的老人們盡享美好晚年。
暑期公益課堂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既是昊和沁園小區的美好愿景,亦是中華傳統美德尊老愛幼的體現?!耙焕弦恍 ?,一頭連著“夕陽”,一頭托著“朝陽”,事關千家萬戶。昊和沁園小區堅持把精準服務“一老一小”群體,作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抓手,完善志愿服務體系,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太極課程
心系“一老”,繪就最美“夕陽紅”。為讓小區老人安享晚年,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昊和沁園小區在衡水市初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組織下,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模式,相繼建設了居民活動中心、社工食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進一步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的綜合養老服務。
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專門為小區白天不能照顧老人的居民提供個性化養老服務;在社區食堂里,80歲以上居民可以享受半價優惠就餐,對于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小區還依托志愿者積分獎勵制度,提供免費送餐到家服務。同時,社區還發動志愿服務力量,組建了“暖心閃送”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沁園銀齡志愿服務隊”,實現“老幫老”特色互助養老模式,開展助醫、助潔、助急等貼心志愿服務,實現“老有所養”。
愛系“一小”,托起多彩“童年夢”。每逢寒暑假,沁園社區專門針對放假的孩子們推出公益托管活動,組織小區義工志愿者提供服務,舞蹈、合唱、象棋、國學等多彩的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每逢周末,小區根據孩子們的意愿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寓教于樂中,豐富孩子們的娛樂休閑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過精準服務“一老一小”,不僅提升小區基層治理“溫度”,也讓“尊老愛幼”在昊和沁園漸成風尚。
昊和沁園家風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