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文明風,滿目和諧景。今年以來,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以“微文明”系列活動為抓手,通過“微評選、微視頻、微體驗、微美化、微訴求”五大板塊,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與文明創建深度融合,讓市民在點滴細節中感受城市溫度,在參與實踐中提升文明素養、改變城市氣質,鋪就一條充滿芝罘溫度與智慧的文明之路。在這個過程中,美育如一條柔韌的文化絲線,貫穿始終,悄然提升著城市的文明格調與人文品質。
“微評選”樹立身邊榜樣,引領向善新風尚
“我們要身體力行,讓更多人受到文明氛圍感染,以更善意的眼光看待這座城市?!鲍@評文明樓棟的居民張先生說道。這是居民的切身感受,也是芝罘區開展“微評選”的初衷和目標。通過設立“文明身邊人(事)”“文明商戶”“文明樓棟”三類評選,全區已吸引2000余人參與評選工作,宣傳報道各類先進典型4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全區共評選出19棟“文明樓棟”,南溝街49號樓棟憑借鄰里和睦、共建共治脫穎而出。該樓棟居民自覺抵制使用停車錐占用車位等不文明行為,通過樓長牽頭、居民共議,有效化解停車秩序等社區治理難題。平日里,樓內定期舉辦“茶話會”“鄰居節”,老年居民互幫互助,樓長及時收集、反饋訴求,成為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暖心橋梁。與此同時,各社區還組織開展“三和一家親”“警民共議事”等座談活動,邀請文明典型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居民認同感。
“微視頻”傳播感人瞬間,弘揚芝罘正能量
芝罘區緊扣民聲關切,策劃多期文明主題視頻,宣傳“溫情執法”模式,記錄城市溫暖瞬間。區文明辦已推出系列情景短劇8期、文明執法主題視頻4期。首期《讓煙火氣與文明同行》溫情執法視頻登上微博同城熱搜,吸引近千人參與話題討論。此外,拍攝“交警護航疾病患者就醫”“護士跪地托扶陌生老人”等40余期感人視頻。通過開設“煙臺山下”小劇場線上直播平臺,開展名師講課、居民訪談,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百姓故事,讓文明理念、美育熏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觀看與傳播中悄然浸潤人心,持續擦亮全民美育、美德山東和信用山東建設等品牌,讓文明新風尚在芝罘落地生根。
“微體驗”沉浸式參與治理,文明意識從娃娃抓起
打破傳統“說教”模式,芝罘區通過精心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讓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親身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全區500余個網格群發出邀請,鼓勵居民體驗社區工作,針對轄區內中小學生,推出“童創未來”“我與社區共成長”等活動,引導孩子們參與社區衛生清掃、不文明行為勸導活動,以“童真”引領文明,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區”。孩子們通過實踐活動,不僅學會了愛護環境,更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審美素養和創造能力。截至目前,全區已開展“微體驗”主題活動超1000場次,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意識和城市文明水平。
“微美化”點綴城市角落,邊角地也可變身“風景線”
芝罘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見縫插綠 邊角開花”主題活動,組織3000余名群眾、聯合30余家“雙報到”單位,對小區邊角地、閑置地進行綠植花卉栽種補種和養護認領。選取虹口1920、二馬路等多處主次干道周邊打造靚麗街區,在瀟翔小學、魯峰小學、愛設計產業園等20處點位打造花園學校、花園咖啡廳、花園陽臺等特色觀賞區。這些由市民親手參與打造的美化項目,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遇見美、感受美,于無聲處提升著整個城區的審美品位。截至7月底,累計完成80余處、1.3萬余平方米的點位改造提升。通過“文明辦發包、部門認領、企業參與”機制,完成虹口1920“你好煙臺”主題墻繪,北海大院等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中,繪就“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城區生態畫卷。
“微訴求”響應民生關切,疑難雜癥“清單式”化解
芝罘區將“微訴求”作為傾聽民聲、解決問題的重要渠道,年初制定了“微訴求”清單,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行“清單式管理、逐項化解決”,復雜問題則由區文明辦牽頭協調推進。各街道自行收集辦理“微訴求”2000余條,區級統籌73條,問題解決率超90%。針對野廣告難題,探索與商戶簽訂“共建協議”,變“野廣告”為“正規軍”;針對占道經營,探索打造“文明示范一條街”項目,通過美化街巷、設置網紅打卡點、拓寬商戶銷路等方式提升街巷品質;針對樓道堆物問題,試點推行專門儲物區和廢品回收機制,從源頭改善環境。這些精細化治理措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讓文明和美育的種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播撒。
文明建設沒有終點,芝罘區將繼續深化“微文明”品牌建設,將美育理念更深融入城市肌理,引導廣大市民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讓文明之風如春雨般浸潤每一條街巷、每一個角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