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雙盛街道常家村農家書屋里卻暖意融融、氣氛熱烈?!皶銤權l村·指尖閱生活”讀書分享會在這里舉行,村民們圍繞“盤錦數字農家書屋”平臺,分享著各自的閱讀喜悅。

70歲的村民谷春明舉著手機,熟練地點開“博看有聲”APP,一段《老年人易貧血 補血“吃”是關鍵》的音頻便“流淌”出來?!白鲲?、擇菜時聽著,就學會了補氣血的法子,太方便了!”谷大姨的笑聲感染了在場的人?,F場不少老年村民跟著點頭稱贊。
數字書屋,首先“數”在了便民利民上。它精準回應了老年人等群體的特殊需求,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落實為指尖上的具體行動,真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抵達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實用的生活資訊,平臺里的“詩書畫印·影像非遺”板塊更讓大家眼前一亮。村民常振合激動地點開“二界溝排船制作技藝”專題,指著屏幕上的造船圖片說:“這是咱盤錦的省級非遺!沒想到咱本地還有這么厲害的老手藝,得讓咱村里的娃都知道!”
數字平臺,在這里成為傳承地方文脈的“新窗口”。它用現代科技手段守護和激活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鮮活詮釋,讓鄉村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數字書屋送來的不僅是書籍,更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它潤物無聲地提升著村民的人文素養和精神風貌,為“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注入了溫暖而強大的文化力量。

常家村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把‘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的要求落到實處。我們將結合村民需求,持續推出‘老年健康聽書專場’‘盤錦非遺小課堂’等系列活動,讓指尖上的書香既溫暖千家萬戶的煙火生活,更傳遞堅定深厚的文化自信。
如今,數字書屋這座“橋”,正穩穩地架設在常家村村民的家門口與廣闊世界之間,連通的不僅是信息與知識,更是過去與未來,讓新時代的鄉村在馥郁的書香中,看得見發展,留得住鄉愁,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