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以“薪火承古今,國潮無界限”為主題的第五屆長三角青少年風采展示主題活動總結儀式暨“看見江南”國潮節在上海青浦的蟠龍新天地啟幕。
記者了解到,這場以“國潮為名”的文化盛宴集合了國潮舞臺、國潮巡游、國潮非遺創意市集等創新實踐,讓中華傳統文化“破壁而出”,讓廣大青少年在“破次元舞臺”上感受國潮與非遺的文化魅力,共赴一場文明與文化交融的國風潮流。
筑牢文化育人根基
活動當天,古色古香的蟠龍古鎮化身青少年文化傳承的“沉浸式舞臺”。國潮舞臺在長三角人文歷史主題視頻拉開序幕,以“墨舞山河·青春作伴”“承世風華·薪火相傳”“未來之約·萬象更新”三大篇章串聯整場演出。

上海小熒星民樂團的青少年奏響四地經典民樂,青浦區逸夫小學的孩子們帶來的《舞繪青春》節目,用不同風格的舞蹈展現了長三角青少年作品成果?,F場更有力量之聲組合首唱、四地青少年共創的歌曲《不負青春》MV首發,以歌聲聯結情感,傳遞了青春之聲、文明之聲、向善之聲,進一步放大了活動的傳播效能與育人效應。
蟠龍水集周邊,數百件繪畫、書法、攝影等優秀作品錯落陳列,這是來自三省一市的數百名青少年的匠心作品。本屆活動持續獲得長三角地區青少年的熱烈“追捧”,地域覆蓋廣度與參與熱情再創新高。有《虎躍門庭間》作品對傳統虎文化的青春演繹,也有《跨越千年的對話》對時代發展的影像記錄,更有《疊韻藍凰·非遺凝萃》對非遺技藝的創新傳承——這些作品這僅是長三角青少年精神風貌的縮影,更彰顯著年輕一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熱愛,實現文化育人質的提升。
搭建古今對話橋梁
國潮非遺創意市集以“文人墨客”“神話傳說”“名著探秘”三大板塊為核心,讓歷史人物“活”起來?!拔娜四汀眳^里,“米芾”現場揮毫展示書法魅力,范仲淹攤位通過背誦《岳陽樓記》互動傳遞文脈精神;“神話人物”區中,春申君主題攤位現場演示平安扣的制作方法,讓青少年在互動中觸摸文化;“名著主角”區里,林黛玉與賈寶玉、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經典形象化身合影打卡焦點,吸引游客駐足。同步推出的“通關文牒”與NPC互動體驗,并設置了武韻國潮游戲區,將投壺、對弈等傳統游戲融入體驗,讓文化傳承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

本次活動中,上海市精神文明辦聯動上海越劇院、上海民族樂團等,將優質文化資源賦能基層,讓高雅藝術走出劇場,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精神食糧。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帶來的《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等越劇經典選段帶領觀眾沉浸戲曲魅力,青春血脈為傳統藝術注入新的活力。上海民族樂團的演繹美輪美奐,推動文化深耕基層、浸潤人心。

此外,各具特色的中華經典人物以巡游方陣從煙雨長廊處陸續登場,將氣氛推向高潮開啟了一場穿越古今的奇幻之旅。
拓展文化影響半徑
此次活動不僅融入青少年青睞的NPC、Cosplay次元互動形式,還首次牽手嗶哩嗶哩等年輕化平臺,開設活動專題頁,用青少年熟悉的語言講好文化傳承故事,打造富有個性化與影響力的線上傳播矩陣。
“禮之用,和為貴”“愛人者,人恒愛之”“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等一句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經典化作國風小景觀散落在蟠龍古鎮里,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市民游客耳濡目染地感受仁愛之心、誠信之德、責任質感、勤儉之心等傳統美德,進一步傳遞文化育人價值,培育文明新風尚。

自2020年起,在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精神文明辦的指導推動下,青浦區緊緊把未成年人成長成才融入到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五年來作品征集數達17.7萬余件,參與人數98萬余人,網絡投票數近6億。
今年,青浦區創新開展扎根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中的跨次元國潮活動,以突破傳統傳播的形式,打破時空的壁壘,打造全天候、沉浸式的國潮非遺“新場景”,讓青少年在解鎖古今互動新玩法中觸摸歷史、對話經典,成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走出一條長三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路徑。
本次活動由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精神文明辦指導,青浦區委宣傳部主辦,青浦區文明辦、區融媒體中心、區教育工作黨委、團區委承辦,青浦區徐涇鎮黨委、嗶哩嗶哩協辦。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精神文明辦,上海市各區文明辦,青浦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區教育工作黨委、團區委、各街鎮、各部門的相關負責同志,以及吳江、嘉善文明辦相關同志,三省一市優秀組織、學校、學生代表們參加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