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福建丨寧德:以文“傳聲” 唱活文明鄉風“山海韻”-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26 12:35:58
    來源:寧德文明網

    文明中國·福建丨寧德:以文“傳聲” 唱活文明鄉風“山海韻”

    字體:

      閩東大地,山海相擁。在這里,畬族民歌穿越千年回蕩山谷,漁家畫卷在海岸徐徐鋪展,城市社區暖意融融,鄉村院落潔凈雅致。近年來,福建省寧德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深耕文化土壤、破除陳規陋習、厚植生態理念,讓文明鄉風如春風拂過山海,深植于城鄉肌理,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的文明動能。

     文化鑄魂

      以文潤心繪就文明底色

      寧德深植文化育人理念,既搭建平臺展現地域特色,又注重傳習延續歷史根脈,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共生,讓文化成為涵養文明的深厚土壤。

      近日,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在陜西延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基層代表、鄉土人才共聚一堂,圍繞“文明,讓鄉村更美好”主題交流經驗。蕉城區八都鎮猴盾村黨支部書記、“畬族民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雷美鳳,就是帶著畬族鄉村的文明故事走出大山的代表。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福建活動周現場,雷美鳳正在推介畬族文化。寧德文明網供圖

      “走出去,眼界寬了,思路也清了。用活我們畬族的文化寶貝,才能真正‘以文化人、以文潤村’,讓文明鄉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崩酌励P感慨道。自幼研習畬歌、尤擅高難度“雙音”的她,早已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理念——帶領村民挖掘畬族文化、保護傳統村落、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特色旅游,讓古老村落煥發新顏。

      “畬歌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將繼續傳唱好畬歌,也會積極用歌聲把鄉村文明故事、致富故事講給更多的人?!睔w來后,雷美鳳更有了新規劃,升級畬族文化站為綜合平臺,推動畬歌畬舞、傳統節慶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本土文化人才。

    “崇德有禮 大美寧德”暨“明禮東僑人 共筑文明夢”主題活動現場。寧德文明網供圖

      文化育人的精彩,不僅綻放在鄉村,更洋溢在城市社區?!肮澞慷际蔷用褡跃幾匝?,內容貼近生活,特別受歡迎?!痹凇俺绲掠卸Y 大美寧德”暨“明禮東僑人 共筑文明夢”主題活動現場,蘭亭社區居民指著舞臺上的防詐快板《我是反詐宣傳員》熱情介紹。環保情景劇《“能源”新時尚》、禮儀走秀《傳承》、旗袍秀《旗韻東僑·禮繪文明》……一個個源自群眾生活的節目,將文明理念悄然傳遞到人心深處。

      如今在寧德,文化已成為滋養文明鄉風的沃土。文明的理念,既深植于畬歌的悠揚韻律里,也綻放在社區的自編自演中,更體現在日益清朗的社風民風里。

      移風易俗

      破立并舉涵養文明新風

      推動移風易俗,寧德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導群眾從“被動改”轉向“主動變”,讓新風尚在鄉土間自然生長。

    “古祠新韻 文明禮堂”實踐活動走進蕉城區洪口鄉瀛洲村,為村民提供便民服務。寧德文明網供圖

      “移風易俗不是‘一刀切’,而要貼近民心,讓新風尚自然生長?!痹诮冻菂^七都鎮三樂村樂氏祖廳,宣講人圍繞“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主題,聚焦婚喪嫁娶、民俗活動等領域,用樸實語言和鮮活案例,剖析陳規陋習之弊。

      “以前總講排場,花錢又累心?,F在明白了,簡單溫馨才是真?!贝迕駱反鬆數母锌?,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更貼心的是,活動還融入了反詐宣傳,既樹新風又護平安,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熏陶。

    村民們圍在一起舂糍粑,傳遞“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的理念。寧德文明網供圖

      福安市穆云畬族鄉桂林村的啟元祠,則走出了一條“古祠煥新彩”的文化潤村之路。這里不僅是鄉村記憶館,珍藏著“看得見的鄉愁”,更成為移風易俗的重要陣地。村民們圍在一起舂糍粑,在捶打糯米的節奏中分享勞動的快樂,傳遞“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的理念;畬族山歌對唱里,滿是“孝老愛親”“團結互助”的勸誡。

      祠堂內的移風易俗宣傳角同樣亮眼,村規民約、文明祭掃倡議張貼醒目,福安評話、平講戲等本土節目輪番上演,生動宣傳“厚養薄葬、婚喪儉辦”的新風尚,有效遏止了“大操大辦、炫富攀比”的不良風氣。這座古祠,已然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文明課堂。

      一破一立間,寧德讓文明節儉、綠色環保的理念融入日常,成為群眾的自覺選擇,新風正氣在山海間不斷充盈。

      實踐賦能

      山海聯動擦亮文明底色

      坐擁山的厚重與海的靈動,寧德市深諳山海資源既是生態本底,更是涵養文明鄉風的天然沃土。全市各地立足這一獨特稟賦,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主題活動等實踐載體擰成一股繩,通過“政府引導、群眾主體、常態長效”的協同機制,推動文明理念從“紙上宣傳”轉化為群眾的“日常行動”,讓生態改善與鄉風提升形成雙向促進、同頻共振的良性循環。

    霞浦縣北壁鄉東沖村的山海間。閩東日報供圖

      霞浦縣北壁鄉東沖村便是這一實踐的鮮活注腳。立冬時節,漫步村中,金沙碧海相映,村道整潔,庭院綠意盎然,處處透著“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宜居畫卷。而過去,這里曾因漁具亂堆、海漂垃圾遍布,一度遮蔽了山海本色。

      轉變源于東沖村持續推進“微改造、精提升”,扎實落實“門前三包”,常態化開展海岸保潔,讓漁村重煥詩意棲居的容顏。如今的東沖,不僅是游客向往的“詩意打卡地”,更在環境蛻變中激發了村民“愛美護家”的自覺。鄰里攜手整理庭院、共護碧海藍天的場景,已成為文明鄉風中最動人的風景。

    參賽者通過“袋鼠運球”,趣答垃圾分類知識。寧德文明網供圖

      生態振興的實踐中,寧德市不僅有環境整治的“大手筆”,更有生活方式的“微更新”。走進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踐行綠色使命 競展分類風采”垃圾分類趣味活動現場,干部職工們正通過“兩人三足”、“摸石過河”、“袋鼠運球”等趣味游戲,沉浸式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這種“趣味游戲+知識科普”的模式,讓文明習慣在歡聲笑語中養成。

      山海為證,新風同行。從以文化人到成風化俗,從環境整治到習慣養成,寧德的探索讓文化成為文明鄉風最深厚的根基。如今在寧德,文明理念已從有形的景觀、活動,浸潤為無形的風尚、習慣,最終沉淀為這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與精神靈魂,為“山海寧德”寫下了最生動的時代注腳。(寧德市委文明辦)

    【糾錯】 【責任編輯:吳炎】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