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至10日,中國數字建筑峰會2023在陜西西安舉行。峰會以“系統性數字化、驅動產業鏈價值升級”為主題,聚焦建筑業系統性數字化轉型,匯集產業鏈上下游政、產、學、研、媒高端資源和智慧,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藍迪國際智庫秘書長馬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藍迪國際智庫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持續開展“一帶一路”政策性、前瞻性研究,增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經驗交流,發掘培育創新技術,推動先進企業“請進來”“走出去”。
數字經濟的發展與建筑業的數字化息息相關、相輔相成。馬融認為,在數字化過程中,產業各方推進資源的協同整合尤為關鍵,為此應當更加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當建立更加集約集成的數字化平臺,集中整合各方資源,實現信息互享和協同工作,提高產業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其次,要共同搭建數字化生態系統,將不同的資源有機進行結合,實現數字化產業鏈的整合和協同,從而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和競爭力;再次,要高度重視數字化的標準工作,來協調各主體的數字化技術和軟件的接口,實現數字化產業的互聯操作性和互聯互通的作用;最后,各主體需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和交流,從而提高數字化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協同發揮最大的效用,提供人才的保障。
馬融認為,各地政府支持數字化建筑的政策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他認為,這是促進數字化建筑市場發展的市場機遇,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機和市場空間;其次,數字建筑的發展需要各種技術的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將會帶來更多的技術機遇,比如智能控制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云計算等等;再者,政府通過補貼、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能夠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最后,數字建筑的發展不僅有利于企業的經濟發展,同時有利于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中國土木港澳分公司運用了廣聯達數字建筑技術,進行了諸多的創新實踐,中國土木港澳分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徐光磊介紹說,中國土木港澳分公司在澳門所承建的第四條跨海大橋項目中管理中引入了4D BIM+IoT智慧工地和BIM信息化技術,在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中,打造了GIS+BIM一體的可視化三維平臺電子沙盤和項目整體協同管理體系。在澳門新城A區A1公屋設計連建造工程中,中國土木港澳分公司采用的是BIM技術+裝配式預制件建筑一體化建造模式,實現了數字技術迭代的應用升級,助力企業及時有效地管控風險,更加科學合理地做出決策。作為在港澳地區的國資央企和藍迪國際智庫的平臺企業,中國土木港澳分公司持續聚焦前沿科技領域,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充分利用數字賦能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