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趙海軍)8月22日-24日,2024太陽島企業家年會在哈爾濱舉行,來自政產學研用領域超千位嘉賓出席大會,并聚焦新質生產力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思想碰撞。微博COO、新浪移動CEO王巍出席,并在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人工智能百人圓桌會上發表了主題為《大模型崛起——人工智能+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演講,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引擎作用。

今年兩會,“人工智能+”概念被正式提出,這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的實質性突破。王巍認為,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不單單成為全球技術競爭的焦點,更是支撐行業和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不可或缺的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模式和動能。
王巍表示,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為科技創新提供原動力。比如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能幫助我們完成復雜數據的運算。第二是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賦能。比如提升企業辦公效率、改變制造業生產模式、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等等。第三,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培養了一批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技術復合型人才,還制造了一批智能機器人或者智能助手,這些新興勞動者的塑造也是其對新質生產力的貢獻。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微博如何應用人工智能來為業務賦能呢?王巍介紹,微博有數據、算力、算法,也有自己的機器學習團隊,持續進行了一系列探索,陸續打造了評論機器人、星座領域大模型、影視劇虛擬人物角色模型等。比如微博利用獨有的海量優質評論數據,訓練出了AI機器人“評論羅伯特”?!耙驗椤u論羅伯特’利用語言模型學習了微博10多年來積累下來的高贊優質評論,所以它的評論能力應該是超越了大部分網友?!蓖跷〗榻B,給網友發布的微博熱情留言是“評論羅伯特”每天的工作,它經常會因為一些幽默的互動和“神評論”被網友送上熱搜。這個產品目前已經積累了100多萬粉絲。
那么面對大模型趨勢,傳統企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實現智能化轉型?王巍認為有三種選擇。一種是自建領域大模型——企業可以自己拿到數據做一個大模型,它的要求比較高,算力的成本也高。另一種是依托行業現有的開源大模型,再加上行業數據和企業自有數據進行微調,營造一個適合自己使用的大模型,這個難度要小很多。第三種方式就是選擇閉源大模型API調用,也能實現部分企業的需求,它的優點在于成本很低,但是存在數據泄露的風險。
“這三種模式各具特點,第一種可能適合超大型企業,對于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而言,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后兩種模式中做選擇,這樣可以兼顧應用效果和成本?!蓖跷”硎?,面對大模型時代的新形勢,企業需要及時調整策略,以充分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發展紅利,實現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