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8日,由中國營養學會食藥同源產業發展分會(以下簡稱“分會”)與湖南中醫藥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食藥同源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金征宇,湖南中醫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喻嶸,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分會主任委員、寧波大學新藥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新民,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處負責人等領導、院士專家及企業代表500余人出席會議。
喻嶸表示,加大對食藥同源物質的研究與推廣,既是對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傳承,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促進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未來,努力將湖南中醫藥大學建成湖南省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科研創新的示范高地、中醫藥產業發展和醫療服務的戰略要地、中醫藥傳承發展的文化重地,以及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前沿陣地。
劉新民代表中國營養學會食藥同源產業發展分會,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本屆論壇既是對中醫藥文化的薪火傳承,更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落地的切實行動。此次研討會匯聚政府、學界與產業界的力量,與會專家和代表將圍繞理論傳承、科技創新、產業融合與國際拓展四大重點展開深入交流,共同為發展我國食藥同源產業獻計獻策。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處負責人表示,湖南特色食藥同源物質資源優勢未充分發揮、產業新質生產力未完全形成,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有待構建,離群眾所需的多元化、精準化、智能化的營養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希望以此為契機,在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營養學會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省份間協作,堅持在協作中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建立中國特色的營養健康新模式,推動食藥同源產業新質發展。
劉仲華表示,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與傳統理念的深度融合,食藥同源產業取得了系列創新突破。我們通過技術研究破解了許多食藥兩用物質的活性機理,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了產品的科技附加值,通過學科交叉融合促進了大健康產業多元化發展,推動產業朝著精準化、標準化、國際化方向穩步邁進。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要深化基礎研究,加強食藥同源物質的功能性成分解析與作用機理探索;要突破關鍵技術,深化綠色加工、智能制造、質量追溯等實際應用;要促進跨界融合,推動“農業-食品-醫藥-健康”全鏈條協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與健康中國建設;要注重特色發展,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擴大地域優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食藥同源地域產業集群。
本次會議包括主旨論壇、專題報告、成果展示等環節。在主旨論壇和專題報告上,與會專家圍繞食藥同源大健康產業升級與發展、居民膳食營養與體重管理、食藥同源物質開發利用與食養產業發展、食藥同源農產品精準加工、云南特色食藥同源資源營養健康與精準制造、食藥物質健康聲稱研究進展、蕎麥營養功能食品創新等核心議題,發表了一系列高水準的演講,為參會者帶來了一場知識與思想的盛宴。?
成果展示專區集中展示了食藥同源產業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創新產品以及先進技術設備。眾多企業和科研團隊在此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與洽談,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有力地促進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進程。?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食藥同源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本次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通過各方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將攻克產業發展中的關鍵難題,推動食藥同源產業朝著更加科學、規范、可持續的方向邁進,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食藥同源產業的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交流機會,更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食藥同源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為人們的健康生活帶來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