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9月21日電 題:用法守護未成年人成長之路
新華社記者周聞韜
20多年來,重慶檢察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團隊代表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以愛心、耐心辦理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聯動開展矯治幫扶、綜合救助、普法宣傳,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對促進提升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社會治理效能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起了堅實的法治防線。
用法守護未成年人成長之路,用愛詮釋社會溫度。重慶檢察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團隊中的7名代表或扎根基層、或深耕要案,或深入校園、或走進家庭,雖非無所不能,但愿竭盡所能。針對罪錯未成年人,他們堅持“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的理念,健全未成年人罪錯行為分級干預矯治;對受到侵害的孩子,用愛和專業撫平受傷的心靈,竭力為孩子們撥開云霧。
自2004年以來,團隊的“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從1個拓展到45個,檢察官從7人發展到500余人。他們用心系萬家的為民情懷、守土盡責的執著追求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堅守著“為祖國守未來、為民族守希望”的初心情懷,踐行著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治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制度不斷完善,相關案件辦理質效穩步提升,法治宣傳與預防教育扎實開展,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融合發力。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不斷健全與完善,是一個國家文明和法治進步的體現,更是需要與時偕行、不斷交出答卷的時代課題。
在社會快速流動、信息高度發達、觀念多元碰撞的時代背景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情況復雜、任務繁重,這呼喚社會各界要協同發力,攜手營造保護關愛未成年人的良好法治環境,讓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更安全,讓法治精神和力量護衛孩子成長的路、成為孩子前行道路上的光。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